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七章 攻城【中】

    “记住,速度就是一切,一旦你们打上城墙之后,不要恐惧!往前冲!突围出一条生路!你们越早突围成功,你们后面的同伴活下来的机会越大。”

    韦斯特道格终于看见了诺瓦瑞恩堡,曙光中这座城堡的轮廓看起来如此熟悉——哪怕韦斯特道格从来没见过它。

    长达数个月的准备,讨论,一次又一次的模拟,在沙盘上写了又写,画了又画,几十张羊皮纸的积累,上百人的努力,最终,终于要到了见真章的时刻。

    韦斯特道格闭上眼睛,他甚至能想象到诺瓦瑞恩城堡内部的场景:刚进去就能看见半圆形的内墙将大厅和外墙分割成了两部分。

    内墙两侧是沿着墙壁建起来的屋子,这些房屋围成一个圈,中间的空地是演武场,雇佣兵们社交,娱乐和训练的场所。演武场外侧有一层木质篱笆墙,和外墙内侧的房屋之间留有一条小路,这条路很窄,大概只有三米多宽。

    可谓易守难攻之地。

    所以,从后方打进城堡,能直接突入内墙,而不用经过外墙,木质篱笆墙和演武场。

    尤其是演武场,空荡荡的一片,没有任何掩体,如果灰眼睛的弓箭手刚好在内墙的城墙上,从正面打进去,韦斯特道格的士兵们很容易被瓮中捉鳖。

    往里走,内墙是典型的罗马式城墙。

    罗马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半圆形的筒型支柱。

    这是从古希腊城邦一脉相承的风格,包括雅典卫城,也是这种风格。

    还有圆形的塔楼,内墙和外墙的交界处各有一个圆形塔楼。

    攻下这种塔楼的难度十分大,狭小的窗户、半圆形的拱门、低矮的圆屋顶、石制逐层的基座,让整栋建筑敦实厚重,看起来就像是城堡天然的卫士,威严不可侵犯。

    所以韦斯特道格才需要“维可女士”号移动堡垒,来对这些塔楼产生同样的威慑力。

    组装完成的“维可女士”号移动堡垒,外形是半个圆锥和半个圆柱拼接在一次——有些类似于裙子,而这个“裙子”瞎掰的部分用料是比较足的,里面是木板和铁架,木板的里面编了一层厚重的稻草作为缓冲层,外面蒙了一层铁皮。

    它最大的作用是,能被推到城墙上面去。

    底下带着两对滚轮,移动起来很方便,而可拆卸的结构,让基座可以很容易被运上城墙上,只需要三个人,就能带着下摆部分爬上城墙了,在被迅速运上城墙之后,组装轮子,基座和上面的圆柱形射击平台,然后推到合适的地方,将轮子收起来,支架上的尖刺就会将整个平台固定在某一地方,平台上的弩手可以通过小孔和瞭望孔向外射击,最上面的弩手则操纵重弩,居高临下负责狙杀地方指挥官和弓箭手。

    这个作战平台的下摆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而上面的圆柱部分哪怕损坏了也能随时更换新的。

    模组化+重复利用,将成本减少到最低,携带轻便,可以快速建造,则保证了它不会拖累军团的机动性。

    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可以拆卸上半部分,让下半部分在需要的时候成为军用大推车,运输屋子和伤员。

    这是“维可女士”比起一般攻城塔的优势——成本低,机动性好,组装速度快,体积小,携带方便。

    甚至可以运用到野战上,在山地遭遇的时候,迅速在半山腰造几个简易的箭塔,让弓手和弩手不再被视野问题所困扰。

    最后,在不打仗的时候,它也可以转移到其他的用途,比如生产活动,宣传外交活动。

    在打下诺瓦瑞恩之后,甚至可以在基座上面插一个韦斯特道格的半身雕像,在城里转一圈,让居民们认识认识他们的新领主。

    韦斯特道格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处理,那就是先头部队派谁上,确定之后就可以开始攻城了。

    当然,这个问题本来应该在出发前就确定好,但计划不如变化,在行军途中,原本担任攻城指挥官的菲利普骑士摔了一跤,崴脚了。

    原本依靠菲利普骑士的攻城部队自然要重新考虑。

    韦斯特道格考虑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看士兵们的成分和出身——他并不是歧视底层出身的士兵们,只是做到合理调配,因地制宜才能。

    贝利塞留军团里的士兵实际上由三类人组成:一类是童子军出来长期跟随主角的士兵,第二类是专制公调拨过来补充的老兵,最后一类是本地征召挑选出来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