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不恰当的比喻,关于一些问题的讨论

      
<p>果然,在父亲的下个沐休日的下午,大姐夫就登门了。</p>
<p>玉菀正在玉柔房里学绣花,玉菀在同龄人里也算是伶俐的人了,别的方面还好,就是这刺绣惨不忍睹,两年前江恒从京城赴任永州的时候,玉柔送了一只精精致致的护膝给江恒,当时是玉柔刺绣的时候玉菀就在旁边看啊看,二姐姐飞针走线,没有多长时间一个小巧的竹叶就出现在了雪白色的丝绸上。</p>
<p>玉菀看的真是好生羡慕,看着自己手上惨不忍睹的各色颜料和堪堪成型的的松柏图不禁庆幸自己没有选择刺绣,等到自己的画作完成之时,好奇的看向二姐姐手上,厚厚的护膝上有好几枚栩栩如生的竹叶,拿到手里柔软又轻巧。</p>
<p>“二姐姐,你好厉害啊,做的真好。我想好了,等到**生日的时候,我要亲手给**绣个荷包。”玉菀踌躇满志地说。</p>
<p>“我看你啊,还是先给**做个抹额吧,就你这刺绣的速度,等你的荷**好了,**怕是要等到的明年的生辰了。”玉柔从妹妹手上拿过来护膝,边检查有无遗漏,边不以为然的说。</p>
<p>玉菀很不服气:“二姐姐可不要小瞧了人,我在闲暇时间日做夜做,总能在五个月之后**的生辰做好的。”</p>
<p>“日夜都做啊,你不怕坏了眼睛啊。”</p>
<p>“总之,我一定会完成的!”</p>
<p>“那我就拭目以待了,等着看我家小妹的大作哦。”玉柔含笑。</p>
<p>等到送礼物的时候,玉慧送的是帮**把家里**的井井有条,使得全府可以顺顺利利赶赴永州,玉菀送的是自己画的《松柏迎春图》,仔细看松柏之间的地上竟然有几只胖胖的小鸡在嬉戏。还振振有词地说松柏坚韧,迎风而立**父亲的高风亮节,而这几只嬉戏的胖胖的小鸡则**了大哥哥、大姐姐、二姐姐和自己,寓意父亲在为百姓呕心沥血之时能享受天伦之乐。玉菀说的一本正经,江恒哈哈大笑,祖母只说玉菀是个促狭鬼,大哥哥江启和大姐姐玉慧还有玉柔也开始闹她。</p>
<p>接着,玉柔把自己亲手绣的护膝拿出来,江恒摸着柔软的布料和精致的绣叶,不禁看向赵姨娘,不愧是赵姨娘的女儿,正如赵姨娘的性格,不争又体贴温柔。</p>
<p>赵姨娘道:“玉柔这孩子脑子没有大小姐和三小姐灵活,但这女红是不错的,就想做一些贴心的物件给老爷夫人,也算是二小姐的一片孝心。”</p>
<p>江夫人看向玉柔开口说道:“哦?我竟也有份?”</p>
<p>玉柔立即回道:“原是打了一个络子,还剩一点收尾功夫,三妹妹最近想了个时兴的想法,就等着三妹妹指教了。”</p>
<p>祖母知玉菀又想出来什么鬼主意:“玉菀啊你就知道给你二姐姐添麻烦,就你那打络子水平,咱们府里哪个不知,哪个不晓,你少给你二姐姐添乱,咱们就替你二姐阿弥陀佛了。”</p>
<p>说着大家都哄笑起来,玉菀犹是不服气:“这可是我从一本书上学来,那书上还有图,画的明明白白的,大姐姐和二姐姐都是看过的,都说可行呢!”</p>
<p>江恒笑道:“那是你大姐姐和二姐姐可行,可没说你可行,爹爹看你也不用研究了,你大姐姐要料理家务不得空,干脆让玉柔好好教教你。”</p>
<p>玉菀讪讪道:“知道了,爹爹你也要对女儿有信心不是,你们大家以后不要总是打击人嘛。”</p>
<p>大家又是哄堂大笑。</p>
<p>从那以后,只要是得闲,玉菀便去找玉柔请教,两人也渐渐的越发粘黏在一起。</p>
<p>听到大姐夫来到的消息,玉菀和玉柔很有默契地对视了一眼,放下手工的活计往花厅走去。</p>
<p>还未走到花厅就听到父亲拿着一幅画作练练称赞:“这是程颢先生所作的《江北夜宴图》,程颢先生隐居南山之后,少有画作,此画造型精微,线条流畅,一气呵成,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用色更见独特,仕女的素妆艳服与宾客的青黑色衣衫对照辉映。几案坐榻沉厚古雅,裙衫、帘幕、帐幔又绚烂多采。色彩参差,交相辉映,艳而不俗,实乃上作啊。”</p>
<p>“这是先生前几年的画作,先生少时为天子所赏识,为天子作画。一幅丹青作万人求,无上风光,此画就是线上随先帝南下时,在江北所作。”于言晖介绍道。</p>
<p>“是啊,自从先帝驾崩之后,程颢先生就隐居南山,终日与花筑为伴,实在是可惜了。”江恒叹息。</p>
<p>“人生难得遇知己,子期不在,伯牙断琴。先帝驾崩,世上怕是再无人能让程颢先生出山了。”于言晖表示同意。</p>
<p>玉菀和玉柔一同对大姐夫见过礼,坐在了大姐夫下首的椅子上,憋了又憋还是没有憋住:“父亲,大姐夫,玉菀有不同的看法,还请父亲和大姐夫听后不要见笑。”</p>
<p>于言晖含笑:“三妹妹有何高见,但说无妨。”</p>
<p>玉菀站起来走到父亲跟前,从父亲手里接过那幅《江北夜宴图》,把画仔仔细细在桌面上铺开,然后转身道:“这世上博学之士不在少数,而旷世之才却是凤毛麟角,他们大多逸群而立,而我等平庸之辈只能俯视,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必定是孤独的;但是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旷世之才,被我辈所仰慕是因为的才华外漏。正如伯牙,他在遇到钟子期之前也是独自一人在山村野地弹奏伏羲,那时候的他并不是在求知音而只是见家乡的繁星兴致所起,那时候的伯牙不为任何人弹奏。直到两人相遇,他才发觉这世上原来有懂自己的人。之后的伯牙伏羲只为子期,他已经不是那个只为自己弹奏的伯牙了。如此,在子期不在之后他才会摔琴断弦。”</p>
<p>于言晖绕有兴趣:“这样的见解我倒是第一次听说,三妹妹不妨接着说说看。”</p>
<p>玉菀看向父亲,见父亲并没有不悦之色,便接着说道:“所以啊,逸群之才也好,碌碌无为之辈也罢,哪里就那么轻松能在这世上找到那个知己呢?如果遇不到,当为自己而活,该吃吃该喝喝,做自己喜欢之事;如果有幸遇到了,也要好好珍惜,正所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p>
<p>于言晖不解:“那三妹妹觉得,伯牙好生折花了吗?”</p>
<p>玉菀听见门外有脚步声音,原来是**和大姐姐进来了,便一笑说道:“伯牙子期尚琴谈天是珍惜,但子期日夜钟子期为报知遇之恩,苦读钻研学问,最终心力交瘁去世。这是发生在伯牙子期之旷世奇才上,妹妹是个俗人,不懂那些也就不作评价,但是发生在咱们这些平常人身上可就得不偿失了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