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7章 第37章

    周六早上,唐蜜吃完早饭和往常一样带着书去郑清家里学习。因为郑清家环境最好,所以把周末学习地点定在他家。

    “唐蜜呀,快进来。”郑妈刚一打开打算去上班,就见到儿子的同学来了,赶忙让人进来,“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豆浆,在锅里温着,待会儿记得喝。”

    唐蜜乖巧道:“谢谢阿姨。”

    “害,小姑娘就是客气。真要说起来,还得我替郑清谢谢你呢,听他说,你帮他们提高了不少英语水平。”郑妈说得真诚,她虽然上班也忙,但平时也很关心自家儿子,自是明白儿子被英语困扰了多久。

    “那阿姨去上班了,你们有什么需要的,就叫郑清。”

    郑妈放心地去了上班。路上还在想着儿子的两个女同学,除去唐蜜,温好这姑娘同是镇上的,她以前就认得。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觉得两个姑娘都不错,无论哪个能成为她儿媳妇都是祖宗保佑。不过也就是想想,以后儿子要去外面读中专,两个姑娘最后说不定也能考上别的学校,这个时候谈婚嫁不合适。

    郑清家是把一间房子腾出来了作为学习室,唐蜜进去的时候还只有郑清一个人,他已经开始在早读。

    见到唐蜜,郑清停下背诵单词,询问道:“唐蜜,他们还没来,我们先开始对话吧?”

    唐蜜放下东西到她的固定位置,回道:“行。”翻开专门的小本子,“今天就…朋友之间互相打电话询问假期规划。咱俩先来一场,等所有人轮完,再集思广益归纳一些常用句型。”

    两个人唐蜜先开场,如果有外人在这听,即使是听不懂英语的人也能很明显地知道唐蜜的英语更好。只听见女声非常流利就说出一串文字,语气和平常闲聊一样,而男声则是每次都得先想几秒才开口,还带点磕巴。村里的大妈大婶听了都得嫌弃这人聊天不行,没意思。

    温好他们陆陆续续地进来,仔细地听两人的对话,完了再省思自己该怎么讲。

    余梁开着玩笑道:“唐蜜,每回和你对话,就像是接受权威的审判,比面对英语老师还害怕。”

    唐蜜含笑道:“这个好办,我可以帮你向老师表达这个请求,下回你就直接去办公室和老师一起对话了。”

    余梁:“……”

    “不不不,那还是算了。”余梁求饶道:“唐蜜你最美最大方解人意,我还是更适合于你搭档。”

    温好噗呲一声笑出声来,瞧余梁他那怂样。

    随着学习小组方式的运行,唐蜜五人的短板快速地在补齐。感受最明显是英语老师和他们自己,平时上课点名回答问题,唐蜜除外,剩下四人也都是被点到基本都能回答出来,出错的频率越来越低。而他们自己读课文、听听力和做题目的时候也能感到越来越得心应手。

    至于其他科目,大家本来总成绩不差,除了英语外的各科成绩在班里至少都是中上水平,现在没了英语拖后腿,只怕他们一班的尖子生能把别班的尖子生拉开大的差距。

    入了冬的天气越来越寒冷,唐蜜受不了冻,早早地就把毛衣毛裤和袄子穿上,还有围巾和棉手套,只要不用写字,她就把双手塞进手套里。甚至还让二婶帮着做了一条小毯子,用来白天上课裹膝盖用。

    冬天的教室学生们为了保暖,把窗户关得紧紧的不露出一条缝丝儿。有时候被关了一天不怎么透气,唐蜜整个人头晕地受不了,只能把作业搬到教室外面写,呼吸新鲜空气。

    本来还有人也受不了想要开窗透透气,但都被坐在窗边的同学严词拒绝。

    现在几人在外面排排写作业,偶尔互相对视一眼,同时莫名地无声笑起来。

    这种淳朴学习风气影响下,唐蜜觉得学校的时光飞逝,一晃就又是放寒假。

    他们的寒假和暑假对比起来短得可怜,只有短短的半个月,从二月中旬到二月底。

    一到寒假,唐蜜的时间再次闲下来。她现在对初中的知识非常熟悉,每天只需要抽出一个小时复习,所以她把每天下午的时间用来复习初中知识和预习高中知识。

    “小蜜儿,你去不去县里玩?我听说这段时间县里请了戏班子和电影班子轮着在海湾广场播放。”温好冒着寒气冲进唐家小院,看到蹲在屋檐下的唐蜜直接兴冲冲地开口邀请道。

    唐蜜抬起头,看了看早上四周还未散去的雾气,心里抗拒。

    遂举起手上的年糕,说:“来的正巧,我家的年糕刚出锅,你过来尝。”

    带着人走进厨房,“有白糖和红糖的,你要吃哪种?”

    温好先跟丁香兰她们打招呼,再看着唐蜜手上的,说:“要跟你一样的红糖年糕。”

    唐蜜拿筷子插了一块递过去,两人坐在厨房里吃,厨房里还散发着带着年糕香味的热气,比外面暖和。

    “你要是想看戏和电影,直接去电影院看不好吗?”请原谅她一个这么怕冷的人实在不懂大冷天露天站几个小时就为了看场免费电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