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1章 第61章

    现在的年代考上中专都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何况是本科,考上本科的人那是万里挑一。

    而且现在高中不难上,只是高考的独木桥难过。

    高中的知识又比初中的难上许多,并非自己自学就能学得漂亮,所以挑选一个合心意师资力量又强的高中很重要。

    他们看市高中外面上一年的红榜和荣誉墙,算一算能考上的比例,实在低得惊人。考上的大学里名校也是少数。

    大家边吃边聊。

    郑清:“我们镇上也要筹建高中学校,再过几年应该就可以建好招生。”

    “真的?”众人吃惊,难得啊。

    他们整个县只有县里一所高中。

    “现在条件好了,读高中的人也比以前多。以前高中少主要是老师不够招,现在这几年师专毕业出来的新老师很多。”郑清解释道,因为他家里有人是干这方面的,难免知道些内部消息。

    “这样好,以后读完书出来不愁分配不到工作。”余梁转念一想,笑道。

    一般国家包分配的工作都有编制,但有编制的工作又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随着中专大专本科广泛招生,每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工作岗位就那些。

    “那要建高中肯定不止我们镇,各地应该都是一样的情况,以后高中不会遍地都是吧?”温好这一年来写的有关民生方面的稿子越来越多,对这方面的敏锐度也是有的,一下就想多了。

    唐蜜不由看向好闺蜜,还真被她猜对了。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高中可不就是遍地开花嘛,原先只能去县里读高中的学生回流到镇上,等再过十几二十年,大家生活水平上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家长重视起孩子教育问题,镇上的教育人家看不上了,学生就又回流到了县里市里。

    所以说不仅时尚是个圈,教育也是个轮回。

    “这样看来,师专是个不错的选择,以后毕业好分配,想调动也更容易。”罗文疆一向是个沉稳话少的性子,只到关键时刻才说话。

    这话说出来就代表他心里已经有了小小的偏向。

    时航:“农校也不差,缺什么也缺不了农业人员。”

    唐蜜也应附道:“农校和师专这两个学校的性质都是好的,咱们生活中缺不了的,只看你们未来更倾向于干什么工作。当然,市里的和省里的也会有些区别,你市里的出来就是往市里和下面的县镇分配,省里的出来还可以往省城和各个市分配。”

    农校和师专,尤其是师专,是中专里的常青树,能延续下去的是多数。不过其它学校又有另一个好处,说不定将来被拆的同时和别的合在一起就成了新的一本二本三本学校,这样那你的学历也跟着提高一些。母校的面子说出去也是自己的面子嘛。

    “哎,不说中专了,唐蜜你们看完高中,想读哪个有觉得里不?”余梁心里纠结,还是等着待会儿看情况。

    “慢慢选不着急,我们又不是你们,出了成绩就得把志愿报上去。”唐蜜摇头,“我还想去云城看看,听说那里高中教育发展得很好,说到这里,咱们离安城近,你们也可以报安城的中专啊,人家发展得比我们好,教育局肯定更有钱,给中专拨的款也就更多,这对学生发展也更好。”

    余梁吃惊地望着她,“想不到你还有这样的野心。”

    又问:“那你怎么不干脆说想去读省城的高中,那里不得更好。”

    唐蜜表情无奈,“太远了。”

    要是不远她肯定是读省城的高中不带犹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