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九章 虚闲地,更有图书如许

      “元四家的画,你最喜欢谁的?”

  “四家之冠,黄公望。”

  “黄公的《富春山居图》?”

  “非也,比起名扬四海的《富春山居图》,我却更喜欢他的《天池石壁图》。”

  “《天池石壁图》我也喜欢,但我更欣赏倪瓒的《松亭山色图》。”

  “黄公望像稳重敦厚的儒者,倪瓒则更有豁达远淡的道家风范。”

  “有人把赵孟頫归为元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你怎么看?”

  “有一些比如《牧马图》还不错,总的来说,赵孟頫的字画温厚有余,率性不足。”

  “北朝以来,佛教的信士往往自己写经或雇人写经以为功德,但所写经卷皆为楷书,单单赵孟頫用行书写《心经》。”

  “王羲之也写过《心经》,我母亲就常临摹他的版本。”

  “相比《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更得藏锋敛锐之成熟稳重。”

  “元四家里王蒙的《春山读书图》、吴镇的《芦花寒雁图》和《洞庭渔隐图》,你那本书上都收集了,你仔细品鉴,不管从绘画技巧还是意境,我觉得都超过了赵孟頫的,所以赵孟頫不能列为元四家。”

  “赵孟頫的《洞庭东山图》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五代十国有几幅图我喜欢。”凤栖边欣赏书里的名画边说。

  “哪几幅?”

  “徐熙的《雪竹》和《神骏图》还有董源的《潇湘图》。”

  “我偏喜欢五代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轴》。”

  “这本书上也收有。”

  “书是从石桓亭那借来的,有一年了,都快忘记了归还。”

  “大概因为我还没有过目,就等着我的出现呢。”

  “琴棋书画不分家,弹古琴除了要手不释卷外,书法绘画如不能常年习练,就必然时时涉猎鉴赏,功夫在琴外。”弘庭梧说着走向沈凤栖。

  “现在十点不到,我还有没有睡意,要不你来教我《梧叶舞秋风》吧?”凤栖抬头说。

  “好。”弘庭梧说完起身去大厅把琴取来放在茶桌上,他坐在凤栖对面手把手细心教导。

  “等你能熟练弹奏《梧叶舞秋风》,我们就举行古琴雅集。”一个小时候后弘庭梧说。

  “一个星期就可以。”

  “那下周六晚上就举行雅集。”

  “我到时弹《普庵咒》和《梧叶舞秋风》。”

  “好,今天已经学了三分之一,三天就能学完。”

  “之后我要拿下《忆故人》。”

  “慢慢学,不要急。”

  “主要是我太喜欢《潇湘水云》了,前期学的所有曲子都是为了奔赴《潇湘水云》。”

  “在过程中难道不能享受小曲子的乐趣吗?”

  “小曲是莞尔一笑,《潇湘》是开口大笑。”

  “分别心还挺重的,弹古琴弹到最后你会发现不管大曲小曲都一样,此心无二。”

  “你是个过来人,早已端坐在古琴的山巅俯视着我这种尚在负重攀爬的小菜鸟,在行路中只有不断攻城掠地才能和你最终平起平坐笑傲江湖。”

  “有这个志气很好,天赋加上勤奋,我相信不会等你太久。”

  “明天你还有一整天课,要不你先睡吧,我去大厅再练一会。”

  “大厅这么冷,不要去了,睡觉吧明天再练,劳逸结合。”弘庭梧说完顺手把凤栖从榻榻米上拉下来。

  凤栖只得去盥洗室洗刷了一番上床睡觉。

  弘庭梧果真是她的一剂良药,失眠症不药而愈,她内心的越发安定下来,心情也松快起来,也越发痴迷起古琴。

  从小到大,沈凤栖睡眠质量都出奇的好,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能一觉到天亮是多么幸福难得的事,直到有朝一日被睡眠障碍折磨了很多年,好在一切都在回归,都在变好。

  早饭后沈凤栖继续练习新曲,弘庭梧在楼下弹奏的《鸥鹭忘记》是出自《五知斋琴谱》,指尖流露出的意境尽得「海日朝晖,沧江夕照,群飞众和,翱翔自得,浑然一派天机」的安详质朴。

  院子里的夜香牛和无柄沙参正开着美丽的花朵,迎风招展,叶香牛的花是淡红紫色,都说花无百日红,但夜香牛却如此的特立独行,它全年都是花期,全草都可入药。小时候在山坡旷野和荒地田边如此的不起眼,长在大城市里却别有一番风味。

  在万壑山馆的楼顶还有赵家别墅的后院里都养植了一小片夜香牛,大概因为这种别名也叫寄色草和伤寒草的药草有安神之功效,可缓解神经衰弱,赵伯母曾经给她配的中药帖里就有它的少量参与。

  “小时候我感冒发热都是喝这株伤寒草才平复的。”弘庭梧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出现在沈凤栖的身后。

  “总这么怀旧,一朵花一棵草都能唤起儿时的记忆。”凤栖回头望着弘庭梧说。

  “越是活在当下就越会展望未来和忆念过去。”弘庭梧说。

  “看见夜香牛就会记起鬼针草,那时候去野外走一回,都会粘了一裤子的鬼针草呢。”沈凤栖说。

  “怎么没穿羽绒服。外面风大,进去吧。”

  凤栖跟在弘庭梧身后走进大厅,她向他请教了几个琴谱里的疑难点,然后又继续不断加强练习。茶桌上坐了几个等待上课的学员,安远老师也排满了一天的课。

  在弘庭梧身上偶尔能看到和他弟弟赵临潭相似的工作狂基因特质,尽管弘庭梧总是散发着闲散慵懒的艺术气质,而鲜少流露出赵临潭和林雪原那种商务人士的睿智理性。

  “明天晚上你再教我一个小时《梧叶舞秋风》,这支曲子就能完全掌握了。”凤栖把谱子的三分之二学完后说。

  “明天晚上估计不回来,有几个朋友要来斫勤坊挑琴。”弘庭梧说。

  “那我自己先预习一下后面的段落,后天晚上我们继续。”

  “看你心急的,你工作起来也这样吗?”

  “是的,要么不开始,要么一战到底。”

  “现在每个周末从早到晚的古琴课都没有时间带你去斫勤坊斫琴。”弘庭梧说。

  “你把弹琴和斫琴都倾囊相授,不怕到时我抢了你的饭碗么?”

  “就等你来抢了。”

  “桐竹和赵总下周去云南旅游顺便拍婚纱照。”凤栖边练琴边说。

  “会带桐竹父母家人去吗?”

  “不会,她父母会在茶舍帮双鹊看店。”

  “想想我们以后要去哪里拍婚纱照?”

  “找一个古镇吧?商业气息不浓,人流不多的。”

  “去你们江西吧,那里商业开发还没那么严重。”

  “到时我们穿汉服?”

  “好。”

  “去钓源古村或燕坊古村。”凤栖想了想又改变了注意:“不,还是去乐安流坑村。”

  “流坑村有什么特别处?”

  “千古第一古村,很多明清古建筑,四周依山傍水。”

  “松柏樟林,宅地祠堂,书院楼阁,状元府第,这些都是自然古村的标配。”弘庭梧说。

  “还有青砖碧瓦,石桥古寺,湖河纵横。”

  “抚州的樟树很有名,上海安缦酒店的樟树都来自于那里。”

  “是呀,乌江边的香樟林里有香樟1万多棵(其中夹杂少许青枫),樟树树龄大多在200—800年之间,其中5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棵,800年以上的有1400多棵,树龄最长的一棵围径6米多,树龄超过了1000年。”凤栖感慨说。

  “古樟林做背景拍婚纱照一定会很好看。”

  “自宋以来,流坑村出了文武状元各1名,进士34名,举人78名。”

  “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弘庭梧夸奖说。

  “流坑村建村之始其实隶属于我们庐陵县。”

  “那我们定做几套不同朝代的汉服,到时去流坑村拍婚纱照,过完年去你家拜年时我们顺便把婚纱照拍了吧。”

  “那时太冷了,还是等五六月份天气暖和点拍吧。”

  “好,我们把汉朝,晋朝,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各定做一套。”

  “这有没有太多了?”

  “平时也可以穿,我们弹古琴能穿上的场合很多。”

  “好吧,要素雅点。”

  “嗯,每人还是要做一身红装,喜庆点。”

  “去哪定做?”

  “这个可以问母亲,她曾经定做过几身汉服挺不错的。”

  “好。”

  “我过完年什么时候去你家见父母?”

  “大年初五初六都可以,然后我带你去流坑村和周边不远的其它古村落游玩一番。”

  “好期待过年。”

  “过年有新衣服穿。”

  “还有新娘子看。”弘庭梧笑着说。

  “伯父让你构思的文化品牌方案,可有想好?”

  “你不像林黛玉,倒更像能管事的薛宝钗。”

  “你也不是贾宝玉。”

  “你知道我为什么欣赏谢安吗?”

  “因为你喜欢林黛玉的文和薛宝钗的武,文治武功双管齐下。”

  “说对了,知我莫若你。”

  “薛宝钗其实也很有才学,只是没有黛玉灵慧风流。”

  “除了她们两个,《红楼梦》里还有谁让你映像深刻?”

  “王熙凤身边的丫头平儿和秦可卿,两人都行事温柔平和,虽没多少才情显露,却让人记忆犹深。”

  “我们将来的龙勒国学府要建的和红楼梦里那样的园林。”

  “你不考虑建成斫勤坊那种四合院形式吗?”

  “比起规整的四合院,还是南方的园林格局更文雅。”

  “国学府无外乎琴棋书画,礼乐射御。”

  “能把这些类目经营管理好已经足够了。”

  “我有点困了。”

  “嗯,睡吧。”

  两周后万壑山馆的古琴雅集上,沈凤栖先是演奏一曲溥雪斋的《普庵咒》,指法娴熟,琴声细秀劲挺,流畅古雅,赢得阵阵掌声,紧接着是新学的曲子《梧叶舞秋风》。

  石桓亭百忙之中还是抽空陪寒枝参加了晚上的雅集,寒枝演奏的曲目是《春晓吟》,林雪景弹了曲《湘妃怨》,双鹊因为要姐姐张桐竹旅游还没回来,分身乏术,没能上台弹奏。新学员和老学员们共聚一堂,争相竞技。

  石桓亭在弘庭梧弹奏《平沙落雁》时,提笔写下「平沙水云、烟波黯淡斜曛,芦花乱纷、飘荡江滨雁离群,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

  雅集结束后石桓亭又把清代上睿的《携琴访友图》和�0�2明代仇英的《梧竹书堂图》展开放在书房的案上供来访琴友们欣赏,这两幅画是他们的老师绘制的,要送给弘庭梧母亲壁挂书房。

  参加雅集的琴友们陆陆续续离开,只剩下寒枝和沈凤栖两对人坐在书房的小茶桌上煮茶聊天。

  “我们去了安老师在乡下的老家玩,看到安老师临摹五代巨然的《雪图》和宋代郭熙的《雪景》,妙不可言。”寒枝对凤栖说。

  “有多妙?”凤栖问。

  “不可名状,但我可以用青耸禅师的一则禅宗趣事来描摹。”

  “洗耳恭听。”凤栖说。

  “有僧问:‘什么是摩诃般若?’青耸禅师道:‘雪落茫茫。’”

  “据说禅宗法融大师讲《法华经》,直讲得素雪满阶,群花自落。”弘庭梧说。

  “被你们说的我都想去看雪景了。”石桓亭说。

  “我们四人相约年底去五台山看雪吧。”寒枝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