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6章 南征北战

    1.彭城会战

    577年十月初九,南陈首都建康。

    “报告陛下,最近吴司空连连来信,请求北伐,是时候出兵了。”淳于量说。

    “是呀,齐国都被周国灭掉了,周人立足未稳,我们这时候出兵徐州、兖州,必定能大获全胜。”徐陵、孔奂也附和。

    等陈顼知道消息的时候,北周已经灭齐大半年了!即便交通再怎么落后,按理说,这种重大消息,也不过就两月就能传开,所以,只能有一种解释:陈顼忙于国内的事物,来不及北伐。国内有什么好忙的呢?一是消化四年前从北齐手中收复的淮南之地;二是在陈叔宝和陈叔陵之间玩平衡。

    正当陈顼点头默许的时候,毛喜出来反对:“臣以为,淮南刚平定不久,周氏刚灭齐国,难于争锋;我们擅长水战,周人擅长骑兵作战,劳师袭远、扬短避长,这是兵家大忌。不如安民保境,广招天下豪杰,待时而动,此乃长久之计。”

    别人反对也就算了,居然是毛喜,毛喜你可是跟我一同在长安做人质的战友呀,你居然反对我!陈顼一脸不高兴,怒斥道:“书生之见!如今周人灭齐一统北方,有席卷天下之势。北伐,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以攻为守,我们大陈才得以延续。”

    “可是陛下·····”

    陈顼一挥手,毛喜不再说什么。陈顼即刻下诏,让南兖州刺史、司空吴明彻督率陆军进行讨伐,任命吴明彻的长子吴戎昭、将军惠觉代理州事;豫州刺史裴忌从水路率军三万进攻彭城。还是老搭档,还是老将军,只是上一次北伐裴忌是吴明彻的副手,这一次裴忌和吴明彻并驾齐驱。

    吴明彻等这一刻很久了,自从上次北伐拿下淮南之地以来,自信心暴涨,甚至想一口气灭掉北齐。得到皇帝的诏书后,吴明彻把军队开到了吕梁(徐州东50里),北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领军队抵抗。

    十月十九日,双方展开会战。周将宇文忻单枪匹马,冲入陈军阵中,大砍大杀,梁士彦亲自擂鼓助威,周军士气大振。

    “呵呵,宇文忻算什么,无名小卒,我有萧摩诃!”吴明彻摸着胡须,毫不惊慌,“萧摩诃何在?”

    “末将在!”萧摩诃闪现出来,盔甲发出阵阵寒光,双眼利剑一般看着吴明彻。

    “宇文忻就交给你了!”

    “吴公放心,我萧摩诃可不是吃素的,”萧摩诃拔出宝剑,大喝一声,“不怕死的跟我来!”

    一声令下,左右十二名肌肉男骑着骏马上前一步,他们在萧摩诃的带领下,左冲右撞,和宇文忻所部厮杀起来。狭路相逢勇者胜,五十四岁的宇文忻遇到四十五岁的萧摩诃,还是明显感觉体力不支,很快招架不住,连忙后撤。萧摩诃因为冲得太猛,一不小心从马上坠落。

    “哈哈,你小子还是太嫩了!”宇文忻见状,拍马上前,指挥小分队合围萧摩诃。

    突然,一支飞箭穿过宇文忻的脸颊,猛扎在地上,伴随而来的还有洪钟一样的声音:“休伤我萧将军!”宇文忻内心不免一颤抖,循声望去,他看到了一个手执长戟、左眼裹着眼罩的彪形大汉,此人名叫周罗睺。

    周罗睺,字公布,出自官宦世家,自小善骑射好兵书,有侠气,时年三十五岁。四年前跟着吴明彻北伐,被流箭射中了左眼,他依然不管不顾向前冲杀,最终带领军队拿下北齐的宿预城,萧摩诃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的影子,于是把他要过来做自己的副将。

    “原来是公布,我有救了。”萧摩诃一看,知道是周罗睺,他便放下心来。周罗睺身穿重盔重甲,拿着大斧头横冲直撞,周军个个胆战心惊,不自主地趔趄后退;虽然穿得笨重,但周罗睺身轻如燕,面对七八个敌人,他辗转腾挪,各个击破。

    周罗睺翻身下马,一把拉起萧摩诃:“将军请上马!”

    “好,你我二人杀出去!”

    这时候,那十二个猛男骑兵才回过神来,也开始对宇文忻小队发起攻击。很快,宇文忻部丢盔弃甲,败退而去。吴明彻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宇文忻带着残兵进入彭城,梁士彦下令闭城自守。同时,裴忌也按时达到指定地点,与吴明彻合兵一处,对彭城完成了包围。

    “今日要不是周公布,我萧摩诃恐怕是在劫难逃了。”说罢,萧摩诃举起周罗睺的手,向全军示意。士兵们个个欢声高呼:“公布无敌,勇冠三军!”周罗睺一战成名,成为了军中萧摩诃之外的另一个勇猛化身。

    看完吴明彻、萧摩诃给周罗睺的表功信,陈顼拍手叫好,得意地说:“朕有此猛将,河南之地,反手可定!”

    “儿臣恭喜父皇,我大陈北伐中原,一定能成功!”陈叔宝一脸喜色。看太子都带头了,众臣无不溜须拍马,向陈顼道贺。

    “陛下,师老兵疲,取得小胜就骄傲,臣恐怕吴司空会失利呀!还是见好就收才是!”说话的人是蔡景历,太子的陪读兼任侍中。

    “老师,这话恐怕是危言耸听吧。”陈叔宝一直对蔡景历这个老东西不感兴趣。

    陈顼正在兴头上,听蔡景历这么扫兴,勃然大怒:“大胆蔡景历,竟然动摇我大陈的军心!”

    “陛下······”

    “金陵城还是不适合你,你去豫章历练历练吧。”陈顼下令,将蔡景历贬为豫章内史。徐陵、孔奂等人没说话,也不赞同蔡景历的观点。

    “陛下,微臣有急事要奏!是关于蔡侍中的。”御史中丞宗元饶,一脸严肃地站出来。

    “噢?宗御史,什么事,你说吧。”陈顼放慢了语速,显得很得意。

    宗元饶趁机上奏了蔡景历在中书省工作的贪赃行为,有人证物证,并不是栽赃陷害。

    “蔡景历,你还有何话说!”陈顼冷笑着。又是贪污腐败!蔡景历都因为这事几起几落了,他还没接受教训,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蔡景历对此一言不发,只是坚持低声说:“北伐不能掉以轻心呀,陛下!”

    陈顼哪里听得进去,当众宣布,免去蔡景历一切官职,取消了他的爵号和封地。蔡景历这下是彻底离开政治舞台了,去会稽郡养老去了。

    2.北周反制

    十一月初四,北周首都,长安。宇文邕巡视完邺城后,马不停蹄又回到了长安。

    “报告,彭城告急!”彭城,那可是黄河以南的重要据点,宇文邕高度重视。

    “报告陛下,稽胡人刘没铎称帝了!”

    “什么!”彭城的战事正让人头疼,稽胡又来雪上加霜,宇文邕开始焦虑了。

    早在北齐败退平阳后,一路狂奔到晋阳,路上丢盔弃甲,周军来不起收拾,稽胡趁机捡便宜,把战利品全部搬走;而且,稽胡人一不做二不休,拥立了刘螽升的孙子刘没铎为君主,称圣武皇帝,并改了年号。自从刘螽升被斛律金打败斩杀后,稽胡人并没有臣服,而是一直在北齐、北周边境搞事情,虽然高洋、高演、韦孝宽等多次征讨,稽胡人一直就像打不死的小强。

    对此,宇文宪建议:“步落稽(稽胡,又叫山胡)的种类很多,又在山谷险峻的地方,只靠朝廷军队的一次行动,不能将他们全部消灭。应当除掉他们的首领,对众人加以慰劳安抚。”于是,宇文邕任命宇文宪为行军元帅,督率军队进行讨伐。

    “王轨听令!”

    “臣在!”

    “朕令你为上大将军,带甲十万,火速救援彭城。”

    王轨接到任务后,一刻也不耽搁,一边召集军队,一边朝着彭城进发。

    再看宇文宪这边。宇文宪大军抵达马邑后,分路并进。刘没铎分派党羽天柱防守西河以东,穆支防守西河以西,据险进行抗拒。宇文宪命令谯王宇文俭进攻天柱,滕王宇文进攻穆支,将他们都打败,杀死一万多人。赵王宇文招进攻刘没铎,将他活捉,其余兵众全部投降。

    “陛下,《刑书要制》已完成,特此请陛下过目!”说话的人是裴政。

    “快快呈上!”宇文邕笑道,接过来后,便仔细诵读起来,“群盗赃一匹,及正、长隐五丁、若地顷以上,皆死·······”

    宇文邕真是个劳模。生性节俭,常常穿布袍,睡觉时盖布被,后宫不过十几人;每逢行军作战,亲自在军队里,徒步在山谷里行走,这是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安抚将士给予恩惠,而且明察果断,用法严峻,因此将士们虽然怕他的威严但乐意为他而死。在安排部署对外作战的同时,还不忘记关心国家刑法的事情。

    这不,在他多次过问下,经过法律专家裴政、赵肃等人的努力,《刑书要制》终于完成了。

    原文已经遗失,剩下一些记载如下:持械抢劫一匹绢以上,不持械抢劫五匹以上,官员监守自盗二十匹以上,小偷及官员诈取三十匹以上,地方豪强隐匿户口五户及十丁以上,或土地三顷以上,一概处以死刑。禁佛道二教,罢沙门、道士,300余万令还俗,没收寺庙财产充作军费,颁发统一权衡度量,通行全国,令山东诸州。

    “好好好,乱世用重刑,裴德表呀,先帝果然没看错你,朕也没看错你,”宇文邕夸赞好裴政,转向众位公卿,“诸位有什么建议么?”

    皇帝你鼎力支持搞严刑峻法,而且就是针对我们这些地主贵族的,你皇帝天天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且战功赫赫名冠天下,如此的一个猛男带头表率,我们能有啥意见?反正我们是超级贵族,也不缺那点绢和土地,当然是双手赞成了。大家都笑着说好。

    从仅存的内容得知,《刑书要制》是《北周律》中关于刑罚的部分,也是北周的治国理念,把宇文邕灭佛的行为上升到了国家法律层面。

    十二月二十二日,宇文邕又去并州视察工作,将并州的四万户军民迁移到关中地区,一方面是加强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经过战乱的洗礼,并州也不适合生存,相当于搞了个易地扶贫搬迁。

    三十日,宇文宪下令,废除并州的宫室和六府。

    578年正月十四日,宇文邕又去了邺城;二十三日,宇文邕去了怀州;二十五日,宇文邕去了洛州;二月二十日,宇文邕才回到长安。“勤政”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和表彰这位北周皇帝了。

    再看彭城战场。

    正如蔡景历所言,吴明彻带着陈军顿兵坚城,尽管和裴忌水路并进筑堰攻城,彭城依旧是牢不可破。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王轨来了。

    3.兵败被俘

    王轨可不是尉破胡那样头脑简单的人,不然宇文邕也不会委以重任。王轨并没有直接去和吴明彻正面对抗,而是绕过吕梁,从泗水进入淮河口,让军士们用铁锁连接起几百个车轮,沉在清水河里,用来阻断陈朝船只的归路,在河的两岸筑城,打算和吴明彻打消耗战。除了谨慎之外,王轨的十万大军还有很多还在路上,并没有集结完毕。

    听说王轨切断了陈军的归路,彭城中的梁士彦、宇文忻大喜过望,信心倍增,每天都大摆宴席,一是为了庆祝,二是为了给陈军以心理压力。很快,恐惧的情绪像是瘟疫一样在陈军中传开,周罗睺、任忠、裴子烈、程文季等将领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吴明彻更是整天眉头紧锁,把自己关在主将营帐中。

    “诸位随我来!”萧摩诃对着众将说,然后径直走向吴明彻营帐。

    “吴公,”萧摩诃神色慌张地闯入,后面跟着任忠等人,“在下有要事禀报。”论资历,萧摩诃是最年轻的开国将领;论私交,萧摩诃和吴明彻关系最为亲密。

    “哦,萧将军请将。”吴明彻不露声色,尽管内心慌乱。看到一旁的裴忌,萧摩诃礼貌性地鞠了一躬。

    “听说王轨刚开始封锁河流的下游,在河的两头筑城,现在还没有建起来。您如果派我去攻击,对方一定不敢抵抗,”萧摩诃越说越激动,口水都喷到了吴明彻脸上,“水路没有阻断,贼势不会牢固;等到他们的城建成,我们就会成为对方的俘虏!”

    裴忌一直也想找机会劝吴明彻,听萧摩诃说了,他也就点头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