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十五 小吃街

    从前进出丽都花园的大门,都是联吉氏公司的车接送,林又红和门卫几乎不打照面,最近一段时间,她不坐车了,进进出出多了,发现门卫好像个个都认得她,都主动和她打招呼,这会儿看到她过来,当值的那个门卫不仅朝她笑,还很感激地对她说:“谢谢你啊——”

林又红十分奇怪,门卫谢她,那是什么意思,那是几个意思,她可搞不懂,搞不懂的事情,她是必须要弄清楚的,这是她的性格,也是她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她绝不会把不清不楚的东西咽下去,吞下去,所以直接问那门卫:“你谢我什么?”

那门卫说:“我们都听说了,你正在搞小吃一条街——总算有人出头来管了,我一定要谢谢你的——不瞒你说,我老婆一家几口,都在那里混饭吃,那里不太平,我老婆就不太平,我老婆不太平,我就不太平,说起来,他们都是追着我到南州来的,结果日子过得不好,他们都怪我,其实又不是我叫他们来的,但是人家既然都来了,总得有口安稳饭吃,我一直为他们操心,都烦死人了,现在好了,现在好了,总算你——”

林又红打断他的喋喋不休,问道:“谁告诉你我在搞小吃一条街?”

那门卫说:“他们都在议论,大家都知道,主要有一个姓辛的吧,老辛,人家从前是做老师的,有水平的,后来不知怎么也成了小摊贩,反正他说的话,别人都相信。”

林又红一急之下,返身又走了出去,她得去找老辛说话,桂香街这地方的人,怎么都一个毛病,就像居委会那些人,似乎是有意让大家误以为她是蒋主任,现在这些辛民们,又让大家以为她会把小吃一条街搞好,开什么玩笑,他们以为她是谁啊?

林又红站在十字路口想了一想,她不能直接到小吃一条街去,那一地方的人,跟他们说不清事理,但她又不能退回去,退回去的话,谣言仍然在发酵,也不知会发到什么程度,什么地步,在这两种选择之外,林又红还必须选择第三条路。

走了没多远,迎面看到余老师潘师傅和小陈陪着几个人过来了,听到余老师在对街边的居民说:“今天区里卫生检查,街道领导先来看一遍,你们都注意一点,自觉一点啊——”

余老师和小陈看到林又红,刚想张口喊她,林又红脸一冷,他们两个立刻住了嘴,林又红赶紧偏开,往旁边一条巷子穿过去。

走了没几步,听到身后脚步声了,回头一看,余老师和小陈追上来了,林又红冷冷地道:“不陪领导检查了?”

小陈说:“又不是什么人物,都是街道的临时工,潘师傅陪就足够了——”冲着林又红谄媚地笑道:“我们要陪我们自己的领导呢。”

林又红不理睬小陈,只管找余老师说话:“我自己也住在桂香街社区,没想到这里的居民素质如此之差,到处瞎说八道——”

余老师还在揣摩林又红生的什么气,小陈已经抢先说了:“林主任,是不是小吃一条街的人又在编派什么了?”

林又红气道:“你明知故问。”

余老师这才说:“林主任,小吃一条街那边,大多数是外来人口,他们本来都是农民,或者外地小镇上的人,没有什么文化,对城市的规矩既不了解,也不遵守。”

林又红才不能同意她们的说法,板着脸驳斥说:“外来人口怎么啦?外来人口就可以随便造谣,无中生有?”

余老师和小陈对视一眼,不用林又红多说,他们似乎已经完全知道林又红所指了,林又红也观察她俩的眼神,感觉这两个人简直和老辛他们都是沆瀣一气的。

余老师还假假惺惺地劝慰她说:“林主任,你千万别生气,别和他们一般见识,他们也不是存心要造你的谣,他们也只是想有个稳定的买卖,不要天天被迫来赶去——”

小陈补充说:“像狗一样——”

林又红没好气地说:“他们想稳定,就应该好好做生意,难道非要非法经营才有意思?”停顿一下,又说:“他们就不能像齐三有那样,找个地方,正经把证办齐了,把店好好开起来?”

余老师说:“齐三有是本地人,他是自己的房子做的店面,可他们这些人不行,桂香街小吃一条街,是寸土寸金的,哪有那么多的店面提供给他们,潘师傅家有个亲戚,在小吃街旁边那条街上有一个五十平米的店面,分割成了五块出租,每一块就狭长的一条,称为一线天,卖童装的,卖*的,卖文具的,还有小五金,还有修理摩托车的,你看看,五十平米,就齐全了——”

小陈说:“那可是发大了,有五个一线天,一家人就坐吃了。”

余老师批评小陈说:“你能不能不要插嘴,你一插嘴,就要走题——”一边继续给林又红介绍说:“当然,桂香街小吃街店面紧张,这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个——”

小陈实在是改不了插嘴的毛病,又抢着说:“就算有店面空着,他们进得去吗——余老师,我不走题,我围绕主题——这都是些什么人呀,全是空着两只手来的,最多有个蛇皮袋,一家子就都来了,老婆孩子小姨子大舅子亲戚朋友一大堆,多少张嘴就靠着这两只空手——”

余老师也补充说明:“他们租不起店面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成本——”

小陈的脸色十分不以为然,撇着嘴说:“没有成本却想着无本万利,心思都歪到哪里去了,怎么不要出事。”

余老师受不了小陈乱插嘴,说:“你管好你自己吧,回去看书去吧,考公务员去吧。”回头又继续向林又红介绍说:“他们不仅付不起房租,这点小本生意,卖几块臭豆腐,做几碗粉丝汤,恐怕连水电费也凑不齐,除了沿街摆摊、占道经营,还能怎样?”

林又红当然无话可说,除了摇头,叹气,还能怎样。

余老师又劝说:“林主任,你也不用太着急,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老书记在的时候,就是竭尽全力想改变的,结果连老书记也没能——”她看了看林又红的脸色,又说:“我们也曾经动员他们,不要在小吃一条街这一个地方吊死,这里是市中心,房租肯定贵的,他们租不起,可以到偏远一点的地方去经营,可是任凭你怎么说,他们就是不肯走,他们是冲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来的,也的确,桂香小吃一条街曾经是很有名气的,南州的特色小吃,都集中在这里,无论是本地人习惯而来,还是外地人慕名而来,人气很旺的,到这里开店,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旺铺啊。”

林又红忍不住话中带刺说:“现在也很旺啊,打架打得旺,非法买卖做得旺,小吃街现在的名气,恐怕比过去更大啦——”

小陈刚才听了余老师的指点,倒是从随身带的包包里取出一本书来拿在手里,可她根本不可能去看一眼,只是把它当成道具,这会儿举了起来,挡在前面说:“余老师,我看书的啊,我认真的啊,我一边走路都一边看着书呢,只是现在我要说几句话,说完了再看——”她接着林又红的话头说:“桂香小吃街的名气可是大得不得了啦,都上了电视新闻,我们同学聚会,知道我在桂香街工作,都祝贺我快成为名人啦,哈。”

余老师气得又批评小陈说:“你还‘哈’了‘哈’的,你倒‘哈’得出来——”她用心想了想,又对林又红说:“他们不肯走,也不是没有道理,做小吃的,只有在市中心、商业区,大家出来逛街购物,走到这儿,正好歇脚,十分方便,才会有生意,到了偏远地段,谁会有闲心赶到那种地方去吃小吃——其实政府也曾经下大力气彻底清除过,可是没几天又聚来了,还越聚越多,这地方,还真是有渊源,有传统,有地气,他们会闻气味,知道这里是块宝地——”

小陈不甘心地“哼哼”说:“还宝地?还宝地?”

余老师说:“当然是宝地,这地方市口多好,所以,谁也赶不走他们的——”

其实,即便余老师和小陈不这么一搭一挡地配合着向她介绍这些情况,林又红心里也是明白,她顺着余老师和小陈的话头说:“既然清除不掉,就得主动引导和疏导,他们自己没办法,政府应该替他们想办法。”

小陈立刻说:“本来,那是城管和摊贩的矛盾,和我们居委会没多大关系,现在搞得,好像都得我们负责任了,政府那些该管的部门,到哪里去了?”

余老师说:“小陈你来得迟,不知道以前发生过的事,为了桂香街小吃一条街的事,已经撤掉了区里两个局长,街道一个书记也被处分了,现在谁也不想沾手了。”

一时间,大家都不作声了。

可林又红是咽不下这口气的,停顿了一会,还是把情绪发泄出来:“无论撤了几个,处理几个,政府还是得管起来,否则——这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居委会能承担吗?”

余老师叹息了一声:“政府唉,他们要做的事情太多啦,做不过来啦。”

余老师一声叹息,忽然就给林又红的乱七八糟的无限延伸的念头画上了一个彻底的句号,政府都管不过来,难道居委会能管过来?

可是小陈的一句话,又把这个句号拉成了破折号,小陈说:“余老师,你太消极了噢,政府解决不了的事,也可能居委会就能解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