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一章 投名状

    北阳城的深秋,人们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暖和却不炎热,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楼阁屋檐上,给这座古城增加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官道上,差役骑着快马飞驰进城里,极速的马儿飞奔在青石板上的街道上,人们急着让路,一般这种差役手中拿着的都是各地最多紧急的公文,也不知道哪里又出了大事,只是等马儿经过,街上又恢复了热闹。

  差役直奔神武门,再有专门负责递折子的人小跑着将折子送到皇上的手上。

  看到奏折,皇帝大怒,这是青阳知府上的紧急奏折,青阳大旱,青阳十有八九的乡镇颗粒无收,情况危急,奏折上说灾民死伤过百,且情况日益严重。

  当夜皇帝宣了工部,户部的官员前来议事,只是因为事态紧急严峻,一时间他们束手无策,只说明日等上朝的时候让重臣集思广益,商量出一个妥帖的办法。

  皇帝气愤,让他们去慎行司领二十板子回去想办法。

  竖日一早。

  早朝上,皇帝阴沉着脸,昨日青阳闹旱灾,饿死了不少百姓,刚开始官员们不敢上报,等后来官府无法控制了青阳知府才上了道加急的折子请求朝廷赈灾。

  这次旱灾着实严重,眼看着马上要秋收了,结果连着一个月竟未降一场雨,地里的庄家死的死,被蝗虫吃的吃,反正受灾地区广泛,整个青阳几乎都受了灾害。

  皇帝发火,当场命监察御史前往青阳,将青阳知府刘涛押解回京听候发落。

  皇位威严冷峻的说道:“众位爱卿,如今青阳发生旱灾,诸位有什么好的对策?”

  底下的两排大臣一言不发的躬身站着,这种事情除了赈灾还有什么好办法?青阳城并不是富庶之地,赈灾根本捞不到什么油水,如今死了那么多人,皇上已经大发雷霆,一个不慎则会人头不保,这种风口浪尖,谁会往前凑?

  “庆王,你有何高见?”

  沈烨愣怔,没想到皇帝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他。

  “皇上,臣以为朝廷应该尽快赈灾救百姓与水火中。”

  “好,既然如此,庆王和各部几位大臣每人写一份治理旱灾的折子,明日朝堂上讨论后即刻实施,退朝。”

  沈烨知道这是皇帝在故意为难他,因为他是武将,对赈灾,治理河道等这些事情并不精通,这些多半都是工部的事情,只是皇上当众夸他是文武全才,定能给他一份满意的赈灾方案。

  如此,下了朝沈烨直奔王府将这件事情说与穆云汐听。

  穆云汐也知道皇帝这是故意的,若说带兵打仗庆王还行,可赈灾的事情本来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每年由于赈灾死了不少官员。

  有贪污被皇上处理的,有判了亵渎之罪的,另外一种就是暴民众多,不慎被打死的,反正很多官员都不肯去赈灾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