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章 突破与异变

    直到午时,授法正式开始。山顶上已座无虚席,连爬山用的梯道上也站了不少人。

    蒲团中央的空间忽然一阵波动,弘阔上仙的身影渐渐浮现。老者须发皆白,面相很是慈祥,手里捏着一个瓷瓶。

    弘阔上仙一掐决,一道白气便从瓷瓶中跃出,似乎源源不断,在空中凝结成一片云,这云越聚越大,逐渐覆盖住了整个山头。

    只听弘阔上仙轻喝一声,指间法决变换,那团云便浑身一抖,一颗颗饱含灵气的水珠便从其中凝聚出来,淅淅沥沥地淋在每个人的身上。

    这水珠到人身上之后也不会沾湿衣裳,而是直接没入人体。灵雨入体,每个人皆是精神一振,觉得通体舒畅。

    人群中有人面色红润,激动万分,高呼神仙。

    弘阔上仙微微一笑,顿时每个人耳边都响起了老者舒缓的声音:“静心。”

    溪灵九也听见了,只是她瞧弘阔上仙却是没有张嘴,便估摸着他是通过让灵气震动来将声音传递到每个人的耳边。

    同时,这种办法不会让其他人听见自己说的话。

    很实用的小技巧,她想。

    静心二字落地之后,山上所有的人仿佛感觉自己思绪一片清明,整个人都平静了下来。

    接着人们耳边又响起了弘阔上仙平缓的声音。内容艰涩难,即使他咬字清晰,一字一顿,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所云。

    初时人们都还能坐的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心间的思绪渐渐复杂了起来,一会一个念头频频出现。

    久坐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了出来,他们浑身酸痛不得劲,便忍不住离开蒲团四处走动。

    这些人的动向,弘阔自然也是清楚的,但是他没有去理会。开坛授法本来就是以自愿为基础的。

    这些人既然来了,弘阔便送他们一点机缘,但具体造化如何还是要看他们自身的悟性。

    不然若是修仙真这么容易,世上哪还会有这么多凡人。

    昼夜更替,山上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极少数人还能坚持地坐在蒲团上。

    开坛授法要持续整整三天三夜,这也是姜云闲带上辟谷丹的原因,毕竟再怎么打坐修炼,不吃东西,是怎么也撑不过三天的。

    而另一边,溪灵九则在自顾自地练习传音之术。弘阔说的这些东西,她是不会去听的,即便是一字不差地听完了,她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因为她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连身体构造也有些不太一样。

    到第二日傍晚时分,大多数人都回家烧火做饭去了,只有包括姜云闲,周烨在内的十几个人还端坐蒲团之上。

    这时,姜云闲身上的灵气骤然波动了起来,怀间的玉石自行飞出飘在他身前,一沉一浮。其上的灵气逐渐形成了一个漩涡,开始吸扯起周边的其它灵气。

    姜云闲的异样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周烨则是第一个发现灵力流向开始不对的人,不过他早有预见,选择坐在姜云闲旁边,因此当阵法将庞大的灵气聚集而来之时,他也能跟着受惠一二。

    他竭尽全力地吸收着这些纯净灵气,丹田如同一个小碗,而灵气就是水。

    他体内的“碗”越装越多,直到灵气盛满之时,他调控着这些灵气朝碗壁撞去,顿时小碗上生出道道裂缝,接着碎成了几块碎片。

    他控制着灵气穿针引线,将碎片一块块重新缝合起来,不多时丹田又重新成为一个整体,但比起之前,整个容量确是大了许多。

    他顺利地从练气四层突破到五层了,周烨长出一口气,心情舒畅。

    练气期分十二层,四个阶段。一至四层为初期,五至八层为中期,九至十一为后期,十二则单独出来称为大圆满。

    其中每个阶段都是一道坎,要将丹田打破重聚,每一次都能极大地扩充丹田的韧性和容量。

    但难也难在这里。

    丹田怎么说都是人体的一部分,一个不小心,便有可能让丹田受损,仙途受阻,更有甚者身死道消。

    但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却又会让体内的灵力少了几分锐气,难以将丹田打破,终其一生也只能停留在当前境界。

    自古以来,世人皆羡仙人长生,能飞天遁地,却看不见多少人在仙道这条泥泞路上跌倒。

    所以坊间曾流传的说法:修士其实都有一股狠劲,都是亡命徒。也不无道理。

    正当周烨感慨时,身边的姜云闲周身的灵气已然凝实如液体,而他身上的气势也一寸寸上涨,

    从练气二层到练气三层,周烨心道有阵法加持,应该不止于此。

    从练气三层到练气四层,周烨心想应该差不多了,毕竟没有谁会刚突破四层就冲击五层的,根基不稳失败的可能性太大了。

    果然,姜云闲吸收灵力的速度缓缓降了下来,似在调整呼吸。

    周烨想他也是个有大机缘傍身的人,他日若能顺利突破至练气中期,自己定要拜访结交一二。

    然而就在这时,姜云闲的呼吸一顿,原本逐渐冷静下来的灵力突然开始疯狂流转,掀起一道不小的风浪,将远处的山楂树们吹得东倒西歪。

    “咦。”

    弘阔上仙抬眼望向姜云闲,一甩袖子便将乱流压下,四周又重新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