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9章 六零年代女知青

    陈曦并不是狮子大开口, 她提出的这些以陈家的家庭条件来说一点都不过分,更何况老陈家有现在的生活可都是原主亲妈打下的基础。

    陈向东和王云英拿出这些东西来并不伤筋动骨,但他们早就不把陈曦当作陈家人, 觉得为她多花一分钱都是浪费,所以现在逼他们拿出这么多钱和物, 简直就是要他们的老命。

    见这两口子犹犹豫豫的模样, 陈曦冷笑道:“得了, 吃饱喝足了我也该去办事去了, 再见。”

    陈曦提着麻袋背着小包就要开门离开, 一点都不带迟疑的。

    陈曦走得痛快,陈向东和王云英却不敢就这样让她走了。陈向东给了王云英一个眼色,后者立刻扯住陈曦的袖子强笑道:“咱们可是一家人, 阿曦你别着急呀。”

    “我和你爸爸不是不愿意给, 实在是这几年日子艰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有些周转不开, 总要让我们筹措一下。”

    “而且工作哪里是这么好找的,你爸只是副厂长,又不是厂长, 他也有他的难处。”

    陈曦冷笑:“三年前我爸的侄子进城去了粮站当临时工,去年还转成了正式工,两年前你的外甥闺女去了棉纺厂当临时工,他们难道是凭着自己?”

    “不管亲闺女,倒是对七大姑八大姨的那么上心, 是脑子有病, 还是根本不认我这个女儿?”

    陈曦说着打开了王云英拉拉扯扯的手:“滚,我现在就去和革委会同志们唠嗑去,倒让他们好好查一查我爸这几年还安排了多少人进城。”

    王云英根本拉不住陈曦, 只能急得叫道:“老陈,你倒是给句话呀。”真让这个犟驴出了门,他们一家子都得完蛋。

    自家屁股是不是干净,自家人最知道。

    陈向东沉着脸喊道:“够了!要钱给你,自行车也给你,但是找工作需要时间,给我半年时间。”

    陈曦伸出手:“钱拿来,自行车票和钱的也拿来,我自己去商店挑选去。至于工作,给你一个月时间,若是不行,我不介意再来城里一次,到时候可不是这点钱就能打发的。”

    陈向东气得手都哆嗦了,最后还是不得不低头:“你得写父女关系断绝书,从此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陈曦拍手赞道:“这个主意好,但是工作拿到之后我才能写。你放心,等我有了钱,过上好日子,我比谁都盼着过平安富足的好日子,举报了你们对我有什么好处?”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到时候我也成了穿鞋的人,咱们就不是现在这种一边倒形势,而是互相牵制了,不是吗?”

    陈向东一想是这个道理,点头道:“好,我尽快,等有了信会告诉你。”

    王云英拿出五百元钱和自行车票交到陈曦手上,心里疼的都在滴血。

    陈曦抽出票子放进腰包,然后继续伸出手:“买自行车的钱另外算,小学生都懂的算术,你不会不懂吧?你虽然当年是乡下人,现在好歹进城这么多年了,就没学点文化课?”

    又被陈曦再次嘲笑出身,王云英想骂回去却又不敢,只能又给了一百元钱。

    陈曦这才眉开眼笑:“我后妈就是敞亮,不愧是有钱人,再见,最好不见哟。”

    陈曦倒是走了,陈向东和王云英两个跌落在沙发里,好半晌都没说出话来。

    良久之后,王云英才开口道:“向东,这孩子留不得了。”

    陈向东倒是不稀罕陈曦这个闺女,但他又不是疯了,不到最后关头怎么可能随便杀人。

    见陈向东不开口,王云英叹道:“今天这孩子提起她亲妈宁文静了,还把咱们当年的事情给扯了出来,怀疑是咱们害死了宁文静。”

    陈向东脸色大变:“胡说,那个女人心高气傲想不开得病死的,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王云英抱着丈夫的胳膊,轻轻哄道:“向东你别急,陈曦也只是瞎说八道。但今天她这不要命的架势,若是再来折腾几次,咱们这个家可真受不住。”

    王云英觉得陈曦以后日子好过了,肯定不敢随便和革委会扯上关系,但若是一次次黏上来要钱,她们的日子还怎么过?

    她和老陈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给陈曦的?这死孩子脸怎么这么大。

    陈向东和王云英这两口子怎么想的陈曦不管,她一从这家门里出来,脸上变换上了一张委委屈屈的脸,泪痕都未干。

    陈曦顺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走,头低垂着,背驼着,一看就是背死死打压过那种。

    宋副厂长的妈就守在一楼门口,见到陈曦这副样子心里一喜,立刻将人扯住问道:“阿曦,你好不容易回家,怎么这就走了?”

    宋大妈问完之后,陈曦注意到不远处有几个人的耳朵都支楞起来了。

    陈曦笑笑:“我们屯快要秋收了,地里忙的很,我得回去干活去。”

    宋大妈又问:“再忙也不能不给饭吃吧?你是咱们亲眼看大的,奶奶不能让你这么饿着肚子回去,快跟奶奶回家吃完饭再走。”她还有好些八卦要问呢!

    陈曦苦笑着摇摇头:“我爸妈给我吃饭了,吃的红烧肉,特别香特别饱,这会真吃不下别的了。”

    宋大妈撇撇嘴,她才不信呢。

    “乡下日子很苦吧?听说一个工分才几毛钱,有的地方甚至才一毛钱,你们村咋样啊?你爸妈有没有给你补贴钱?”

    陈曦脸红了,眼圈也红了,挤出一丝笑容:“我们屯虽然不富裕,但粗粮还是能吃饱的。我爸妈心疼我,怕我吃不饱,都没留下我这一袋子玉米,说是让我自己带回家吃呢。”

    宋大妈:“……”人家哪里是心疼你,是看不上这粗粮哟!这闺女真是个傻的,也让人忍不住心疼。

    “你等着,你爸妈不管你,奶奶管,奶奶这就回家给你舀几斤白面,回去好歹吃顿细粮。”

    宋大妈从来不是一个大方人,但她这会子自觉站在了道德制高点,舍出几斤面就能让陈向东和王云英难堪,她还是很愿意的。

    陈曦笑笑拒绝,连忙背着袋子跑了,边跑好似还在擦着眼泪。

    众人看在眼里,都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孩子不容易啊。

    但陈曦却知道,这些人不论心里怎么想的,若是没有利益关系的前提下并不会出手帮忙,毕竟都是自扫门前雪,这也是人之常情,

    只要形成舆论压力便足够了,一步步蚕食陈向东两口子的名声,将来总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陈曦从肉联厂出来,找了一个僻静角落将麻袋扔进去,只拿出两只野鸡,又急匆匆往市政府家属院那边走去。

    陈曦的小姨宁文文家住在这里。

    当年陈向东两口子给陈曦报了上山下乡,等宁文文知道的时候已经无可更改。好在宁文文四处找人,硬是把陈曦留在了本市。

    都是知青,远赴千里甚至万里外的边疆和留在本地,那也是千差万别的。

    而且原主这几年也没少得到小姨的饭票和工业票,不然就原主那小身板,干干家务是没问题,但能不能在农村活下来可不好说。

    宁文文见到陈曦的时候,差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神瞬间亮了起来:“阿曦你怎么来了?小姨经常催你进城,可你就是不来。难不成发生了什么事?柳邵东欺负你了?”

    宁文文说着便变脸,好似要去找柳邵东拼命的样子。

    陈曦笑着保住宁文文的胳膊:“小姨,我这不是想你了嘛。邵东脾气好又能干,什么活都不让我做,我这才有空进城嘛。喏,这是邵东上山打的野鸡,说孝敬小姨呢。”

    “小姨父和表弟呢?他们两个不在?”

    宁文文拍了陈曦后背一巴掌:“你来就来,带什么东西?好吃的先留给自己补身子,知道了吗?”

    提到家人,宁文文脸色暗了一下:“你小姨父这几年日子不太顺当,正经工作挨不到边,今天又去参加什么学习去了。你表弟三班倒,今天正好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