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8章 第六章

    “行,不过不能退……”接待曾玉兰四人的工人笑道,近年来,厂里效益不大好,总有工人拿衣服出去摆摊,都是同个厂的,卖不完,还可以退回仓库,但,那是自己人的待遇。

    厂里的工人才不会要这个积压货呢,什么好卖就拿什么。

    “当然。卖掉了,下次再来……”曾玉兰笑盈盈的。

    一行四人好不容易将货物弄回家,商量着如何出货?

    先卖脏污的,八块一件;然后轮到发霉与长斑的,只要五块一件;最后是掉线的,当然已经被三姨用裁缝机补上,十块一件。

    那么多衣服,分散着卖,一部分就在乡里那个最热闹的菜市口叫卖,一部分用二八杠自行车送去外婆村里叫卖,还有一部分在自家村口卖。

    行啊,年底就卖光光。

    将钱一分,个个觉得这个生意,还是可以做的。

    曾玉兰不是真的十五岁小姑娘,她给妈妈两百块,说:“过年要穿好的,吃些好的……”

    剩下的钱,怎么办?

    四位数呢,这年头已经很多很多啦。可以买一台大彩电了吧。

    可是曾玉兰不乐意,她又没有时间看电视,多浪费啊;那存银行,她不是未成年人吗?还没有身份证呢,而且还会贬值。

    那什么最保值?市区房子呗,钱不够买个厕所的,而且曾玉兰还是未成年呢。

    思来想去,最后,曾玉兰还是觉得换成黄金首饰最保值最划算。

    四位数的金子,也就一点点而已,好放又好存,于是曾玉兰便换上了三姨的衣服又化个浓妆,到去了距离村子有十几公里的璧月镇。

    那里有家老金店,曾玉兰换成了一对实心的金手镯,不好在人前露出来,她用红色的线一圈圈的绕起来。

    ……

    这一回,曾玉兰投机取巧了。

    之后,想做衣服生意,就有机灵人跟风。

    瞧,菜市口摆了好几个地摊了。

    “这生意,还能再做吗?”郭文也看到了有人跟风,可,妈妈让他与三叔接着做。

    “你可以跟你三叔在五一、十一加上寒暑假干一票啊……我这边,我三姨会跟着三姨父夫妻一起吧……”曾玉兰自己不会再做了,还是要念书。

    ……

    南方人喜欢看戏,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戏台,同时也是祠堂,有的还连着学校呢,村子里请来了戏班,学校就放假。

    曾玉兰带着弟弟,学着炸薯条卖……薯条被她切的大小一致,生意很好,妈妈便接手了。

    正月里,妈妈在奶奶的水果摊边占了个位置,爷爷的修鞋摊就在附近。

    一出正月,老百姓就不舍得花钱了,妈妈的摊子也收了。

    “妈,开个小店吧,这个可以带着卖薯条,还有茶叶蛋……”爸爸有活干,妈妈向来没活干,而最小的妹妹也大了。

    地里的活,妈妈也不会主动去干,还是要靠着爸爸来,而且约莫在六七年后,村里在家门口修了水泥路,能通车的那种,家里还是开了一家南货店。

    外公这个老村长用老关系给妈妈的小店弄了个免税。

    奶奶卖水果,曾玉兰教会奶奶如何处理烂水果?切成一小块打包卖出去。

    省得奶奶总是让她们几个孙子孙女吃烂水果。

    ……

    一年后,郭家三叔子挣了大几千,就给自己建了两间平房,接下去就是娶媳妇,然后就抱着媳妇要生孩子。

    这活,当然就不干了,他本来就是个懒汉。

    郭妈妈挣了大几千,就把二层装整了下,三个儿子,一人一间,女儿也要一间。

    这一天,私下里,小阿姨小声说:“不想上学了。”

    “干嘛啊?”上辈子,小阿姨也是在初二下半学期就不念了,然后就宅在家里做家务,不知道为什么?

    “隔壁班,有个与我爸同名的……”有个淘气男生天天在她耳边喊自己爸爸的名字,小阿姨很是介意。

    “名字取来就是让人喊的啊……为了这个就与自己未来过不去啊……”曾玉兰也是同班,她也听到了,却是一点反应也没有给。

    “你没有良心……”小阿姨气红了一双美目。

    “好了好了,你很有绘画天分,将来你可以上美术学院,可你得先考上高中啊……”小阿姨很有画画天赋,没有老师教过,就能写一样一模的描绘下来。

    每每画画,小阿姨就很专注很高兴。

    “可是……”小阿姨踌躇着。

    “那是他喜欢你,想让你理理他……”曾玉兰直接点破。

    “呸!”小阿姨一下子便涨红了脸盘,不知道触动了哪一条少女那敏感的弦。

    “你专心学习,就听不到了……”曾玉兰笑着安慰,这哪是小阿姨啊,像自己孙女般。

    正在这时,二妹在窗外喊了声:“小阿姨,大姐姐,吃饭啦……”

    “来了来了……将眼泪擦了吧。”二妹很是乖巧,将每天行程安排满满的,将自己打理干净整洁,成绩自然是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