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90章 一道谭家菜 直取潞王心

      烧菜绝对是一门手艺。

  同样的菜,同样的料,哪怕是同样的锅,同样的火候,即便看起来什么都一样,出自不同人的手,味道也大不相同。

  朱翊镠最喜欢的两道菜:红烧肉和猪肘子。

  谈到吃的,他眉飞色舞。

  红烧肉的做法简单,注意去掉肉中的油腻味儿,做到肥而不腻香脆可口,咬起来滑滑的黏黏的就算成功了。

  上一世,张静修对吃算得有一番研究。

  堪称标准的“厨男”一枚。

  下班最大的爱好和乐趣就是做菜和读书了。

  吃完自己做的菜,心情美美的,白天所有的累与不开心,通通烟消云散,然后静静地躺着读会儿书。

  正因如此,才会开出那么高的薪水请厨师,对“读书人”这三个字也有独到的见解。不就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才感同身受,深深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吗?

  红烧肉自然不在话下。

  张静修感到唯一的缺憾就是,这个时候还没有辣椒出世,否则做出来的味道会更美。

  辣椒被四川人称之为“海椒”,顾名思义是从海外引入的。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没有记载,大概是明末才从美洲传入国内的。

  不过张静修相信很快会有的……

  ……

  至于猪肘子,做法就多了去。

  说起这个“猪”,朱翊镠自己倒不忌讳,上次在慈宁宫在李太后面前,他也是这么叫的。

  都说明朝的“猪”不让叫“猪”,其实是个误解。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算是个开明的皇帝,对猪的叫法并没有提出刻意的要求,只是有时开玩笑地叫作“肥肥”。

  真正忌讳的是官员和百姓。

  这或许就叫“皇帝不急太监急”吧。

  那明朝有没有对“猪”相当忌讳的皇帝呢?

  有。就是那个极其不靠谱的、奇葩得不能再奇葩的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他曾经颁布过《禁猪令》,禁止所有人不得养猪、杀猪、吃猪肉。好像杀猪就是杀他,吃猪肉就是吃他的肉一样。

  可都知道,猪是太牢之一。

  古时祭祀最少不了的就是猪,猪是祭祀时不可或缺的贡品,不用猪祭祀祖先意味着大不敬。

  所以没过几个月,《禁猪令》就因为遭到臣民的一致反对而被迫解除,可一向迷信的朱厚照却将猪的名字改了,叫作豚或彘。但一年后朱厚照就驾崩了。

  像朱翊镠这样直呼“猪”的帝王不算另类。

  其实到了后来,也没有那么严格,并不是有明一朝都不称呼“猪”为“猪”,只叫豚或彘的。

  这种叫法更多是在民间。

  ……

  猪肘子的做法不下二十多种,像红烧肘子、麻粉肘子、清炖肘子、水晶肘子、豆瓣肘子等等。

  最出名的当然属东坡肘子。

  朱翊镠这货肯定只知道吃,不知道那么多名堂。

  “潞王,想吃什么样的猪肘子?”既然朱翊镠自己都不忌讳,张静修更不迷信忌讳这个“猪”字了。

  “红烧。”

  “不是有了红烧肉吗?又红烧?本少爷今晚给你做一道冰糖雪梨猪肘子如何?”

  “啥?”显然,朱翊镠没听过。

  听过才怪呢。

  冰糖雪梨猪肘子,是北京谭家菜的一道名肴,而谭家菜是清末才在北京城出现的,它结合北京菜和广东菜的优点而自成一派。

  谭家菜,起初是私家烹饪,出名后成为官府菜,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