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1章


    皇上难得一笑点点头:“既然如此太后宴会事宜就由皇后主办,贤妃负责验收皇子皇孙们的贺礼,到时内廷司归你们调配。朕近日有要紧事要处理,没时间主理此事。”

    “臣妾遵旨,请陛下宽心。”

    皇上点点头,随即想起什么:“对了,近日汤舟为居然跟我说星河筹算之术十分精妙,皇后知道此事吗?”

    皇后摇摇头,也是一脸惊讶:“不知道啊,臣妾从未听那孩子说过。”

    皇上皱眉道:“难不成汤舟为骗我。”

    随后招呼身后的太监:“福安,你带我口谕去一趟崇文馆找祖逸老先生,让他给朕出一套校考筹算之术的卷子,越难越好。”

    “是,陛下。”后面跟着的福安连忙道。

    皇上又嘱咐道:“记住要你亲自去,不要怠慢,他乃是朕的恩师。”

    福安再次点头。

    ......

    下午无事,李震跑去看了粮食的发酵情况。

    虽然外面气温很低,但一进里面顿时暖烘烘的。

    固封见他来了连忙迎上汇报到目前为止发酵情况都很好,已经能闻到酒味了,只不过几条棉被估计是糟蹋了。

    李震倒不心疼几条棉被,只是再三督促他不能大意,要是做好了重重有赏。

    他大概观察了一下发酵的情况,只怕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开灶酿酒了。

    另外一边赵四和严申带着众人忙着架水槽,这个年代水自来水靠的是水渠和井水,像王府这样的大户自然有自己的水井,

    不过李震要的不是井水,他要的是活水,只能从王府后面的山上用竹槽架起来输送水,然后在院中墙角打了洞,挖水渠再把水送出去,不至于淤积,

    整个工程不比建酒灶小,甚至大很多。

    严申和下人都不理解李震在忙活什么,赵四倒是干得麻利,因为王府给的工钱高!

    只是他不知道,在李震眼中,像他这样的工匠就是宝贝,这是在笼络他。

    忙活几天之后,一个简单粗陋的水冷系统就完成了。

    而李震需要的就是如此,水冷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冷却方法之一,水来源多广泛,容易获取,比热容还出奇的优秀。

    就在李震忙忙碌碌的时候,第二天圣旨下来了,王府全体先焚香跪拜,然后接旨。

    皇上封他为“昭武校尉”,在太后大寿,也就是大年初二那天带领禁军巡视京都。

    李震按照严毢的提醒给了传旨太监赏银,太监临走时一再提醒他,要拟写谢恩表上呈中书。

    他表面点头,心里却嫌弃,什么毛病,一个小小的武散官也要写谢恩表?

    看来太后大寿将至他也不得闲了,严毢,季春生、严申、秋儿、月儿等家中其他人却一都一脸激动,世子接到圣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