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1、搬起石头砸地球的脚


    必须往死里夸!

    “你们呢?”杨怀谷又对着那十多名博士生问道。

    大多数人都摇头。

    那篇论文并没有广泛传阅,只有一人点了头,正是赵南斗的博士后闺女。

    “你觉得怎么样?杨怀谷又问。

    “确实很好,而且论文提及的技术修正对这次的‘十二月计划’有一定的裨益。”

    赵家闺女是这些博士生中的“一姐”,得益于有一个当院长的父亲,她比其他人了解的信息要多很多。

    “难道......”

    到底是年轻人,才思敏捷,赵家闺女若有所思以后,很快就联系起了最近频频大出风头的某人,“那篇论文,是丁升写的?”

    “对。”

    得,就这么一个字,杨怀谷帮丁升把所有没有机会装的X都给装完了。

    “那他确实有资格,是我们小人之心了。”赵家闺女很好的继承了父亲豁达通透的性格。

    其他博士生听了这话,心里也对丁升有了新的评估。

    要知道这位一姐虽然不是物理科学院的最强博士后,但却是一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人物,同龄人中谁也不服。

    更何况丁升还比她小多了。

    由此不难推断:丁升,狼火。

    ......

    办公室的一场小闹剧结束以后,很快丁升就和杨怀谷赶去了渝州。

    一路上,丁升也终于从杨怀谷口中,详细了解了一下所谓的“十二月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有人用量子雷达原型机探测到地球上出现了强烈的量子波动和量子纠缠。

    然后,国内知名量子物理学家陈庭秋院士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多日游。

    灵思如泉涌。

    回国以后,立刻就向华科院申请建造属于华夏的第一台量子雷达,并且最佳建造地点应该设立在渝州市区。

    量子雷达除了字面上的可以侦测量子以外,理论上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根据接受光电子信号后改变的量子特性,轻松侦测到隐形飞机,可以广泛运用在防空领域。

    早知道迄今为止,全球并没有一台真正的量子雷达,华科院找到华工院商议以后,决定敢为天下先,批准了陈庭秋的请求,代号十二月计划。

    至于代号的由来,首先当然是因为计划拟订在今年的十二月份,其次就是两院希望量子雷达能够在十二个月以内研制成功并且投入使用。

    于是,华科院下三十多所研究所、十多所高校科技人才,华工院下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华夏电子科技集团组成的庞大科研团队齐聚渝州,力求在期限以内研制出非工程机版本的量子雷达。

    当然,主要是为了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之前。

    毕竟,最近的渝州,除了迎接国内的科研团队以外,还迎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量子专家。

    为了精确定位事件发生地,各国量子科技竞赛备赛已然展开!

    ......

    “所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

    听杨怀谷说完,丁升陷入沉思,他怎么可能预知地球上会有量子雷达原型机这样的玩意儿。

    “不好!”

    随即,他的心头骤然升起另一个不妙的念头。

    这种不妙,甚至比他双向穿越者身份败露都还要糟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