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卷 第九章——为了终有一天能够团聚的希望

    “有劳高大人了。”言嵘礼貌地回礼,薛城说了几句,语气也是充满了诚恳与谦逊,但高世苏仿佛没听见似的,只顾和言嵘说话,“公主言重了,老臣奉陛下之命在此等候,不知道公主此行可有什么不适,任何问题都可以说与老臣,老臣必定如实秉明陛下。”

    “多谢大人,言嵘此行收获颇多,没有什么不满意的。替我多谢陛下。”

    寒暄几句,高世苏很快以夜深不宜打扰公主休息为由告辞。言嵘进了驿馆,不知道高世苏和薛城又说了些什么,估计也不会是非常和睦的场景。

    “这个高大人都没给七皇子好脸色看。”长歌讨论着八卦,“一定是怨恨他打死了自己的儿子,在虞帝面前又不好斤斤计较,你瞧见了,刚才他的脸都黑成锅底了。”

    “可不是嘛,不过这高衙内平日里嚣张跋扈,没少干欺男霸女的混账事,死了也是为民除害,不知道京城里有多少女子暗中叫好呢。”

    “但这衙内不是高大人的独子么?打死了他岂不是断了香火。”

    “高衙内是嫡子,失了心爱的嫡子,高世苏心里怕是气得吐血了,但他还有几个庶子不至于断了高家的香火,虞帝也有意偏袒,食君之俸,高世苏又能如何。”

    “毕竟是一条人命呢。”

    “与我何干呢。”言嵘转过来微笑着看她,“只要我们能最终安安稳稳的离开这里就好了,大虞人是生是死和我们没有关系。”

    “那倒也是。”长歌愣了一下,旋即点点头没有反驳。

    回到驿馆的那个晚上言嵘睡得很熟,因为舟车劳顿实在太累,早上长歌叽叽喳喳的跳进来,兴奋地在她耳边聒噪,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言嵘困得眼皮打架,拒绝接收信息,蒙上了被子。

    “哎呀,公主你有没有在听嘛!”长歌着急地去拽她的被子,在她耳边大声一字一句道,“陛下来信了!大梁的信!”

    言嵘掀开被子坐起来,“王兄的信?”

    “嗯嗯嗯!”

    “我看看。”言嵘跳下床衣服也没披,穿着睡衣就坐在桌边拆信封。长歌拿了一件大袄给她披上,言嵘看着信封上熟悉的字,忍不住鼻酸。真是王兄啊,王兄在金夏的时候就偶有来信,每一封都需要经过金夏重重的审核才能发出来到她手中,那样珍贵的信她看了无数次,背得下来任何一句话,他的字迹、他的语气她再熟悉不过了,真是王兄写的信,信封上书“吾妹亲启”。

    “这封信是今天早上弘文馆送来的,说早就到了,昨日夜里公主才回到驿馆,他们不想打扰公主休息,就自作主张今天才送来。”长歌在一旁絮絮叨叨的解释,言嵘没太仔细听。

    “信上写什么啦?”

    “问我伤势如何,要不要紧,在这里开心吗。”落款的日期很近,想必一听说她遇刺受伤的消息就及时写了信过来,可惜到现在才收到。虽然平时可以通过大梁密探得知一些大梁的消息,但毕竟是些间接的消息,王兄直接修书过来还是头一回,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三页纸。

    “还说什么了?”长歌见她喜上眉梢,猜测一定是还有什么事情。

    “还说……如果不开心不想在这待了,他可以想办法让我回去,随时随地都可以,不必有压力,他能处理好所有的事情,大梁是我的底气。”

    “陛下心疼公主在这里受苦,公主你想回去吗?”长歌自小在大雁宫、陪在言嵘身边一起长大,耳濡目染非常清楚大梁言氏一族的秉性风骨,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致远世子、如今的梁帝陛下,说他可以处理好所有事情,那就是可以。

    言嵘摇摇头,“就算他真的可以安排好一切,但我不想他那么辛苦。大梁上下都系于他肩,我怎么能再给他添乱呢。身为公主,享受了荣华富贵,就得肩负起必需的责任。现在的大梁还不能再次开战,金陵需要休养生息,我要坚守到不得不离开的前一天为止。”

    哪怕不是三年,有王兄这句话,其实她在大虞待多久都乐意,只要是为了大梁,为了终有一天能够团聚的希望,她能像许许多多战斗在暗处的密探们一样,坚守到最后,甚至死在大虞。

    言嵘拿出戴在脖子上的大梁芙蓉玉,清冷细腻的玉面被她的体温捂得温热。大梁芙蓉玉本是大梁太子与太子妃的一对定亲信物,先太子殉国、太子妃自尽之后留给了他们兄妹。王兄临去金夏之前,只带走了这一块玉佩,将另一块塞在了她的襁褓里。

    十几年了,她终于可以站在王兄身边一起奋战,她怎么能害怕退缩呢。只有大梁堂堂正正的收回所有失地,拿回所有应有的尊严与荣耀,她这块大梁芙蓉玉才能真正归梁。

    “帮我找一个匣子收信,藏好了,”言嵘吩咐长歌,“还有,等会去找林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