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3章 谁都不是吃素的

    正面忐忑,背面欢欣,暐暐拥入莫羡怀中,一脸的灿烂,像一只偷偷得意的小浣熊。

    她看不懂他的情谊,却明了自己的心愿:原谅我就借着这次的误会,来满足涌上心头的小小贪婪!这份贪婪缘于他的美好,就像水中的涟漪,叫人着迷,却不敢沉沦,所以只抱一下就好,不留遗憾,也不要负担。

    直到两人分开,才发现柳荫下,雪无痕已等待多时……

    雪无痕的脸上挂着惯有的平和,双手叠放腰前,侧过身去,像是不忍打扰,又像是不堪直面。

    “你怎么来了?”莫羡语气平淡,不喜不厌。

    “于小姐要走了,我有些话想与她说。”她大气中几分憔悴。

    “那你们随意,我叫人备些茶点。”莫羡暂时离开。

    雪无痕此时距离暐暐十步之遥,阳光穿过柳荫落在脸庞,眉宇间半明半暗,阴阳两相:

    “于小姐,很抱歉。我之前错拜了一位偏门的师傅,导致那晚出手乖张,轻重不分,而于小姐仁爱,皆以守代攻,结果就不小心重伤了您。

    全是我太过小气,才毁了这场朋友间的缘分,不知能否恳请你的原谅?”

    这段话本意是解释缘由,以“不小心”作终结,但紧跟其后的“重伤”一词,却是画蛇添足!

    暐暐受伤后的整场治疗,皆在小陈医馆内完成,待她返回“莫氏院集”之时,已不见异恙,只在腕口处多了枚玉佩样的物件。

    它似玉非玉,萃取药材之精华,以膏剂塑形,既有敷料之功,又无换药之弊,后隐于体肤,消瘀养血而不留痕迹,故名“萃隐”。

    所以日常所见之人,皆无所察觉,又何来这“重伤”之说?

    除非是下手之时,就后果了然!

    暐暐心如明镜,却无意较真:“我也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彼此体谅就好。

    不知雪姑娘是否还有指教?”

    雪无痕缓缓走近,脸上的表情凝结而单调,像一副美人面具,只有眼睛异常的通透。

    而这份诡异的通透,如同街头术士的把戏,明知被戏弄,却捺不住好奇:是真是假,或优或劣,抛开层层遮掩,是否探得本心?

    殊不知,步步靠近之后,却是堕入虚妄深渊,挣脱无门!

    暐暐没有提防,视线渐渐迷离,周围的花红柳绿,层层递减,直至全然隐匿,只余下与雪无痕的目光对视。

    待她反应过来,想要避开,却为时已晚,转身或者垂眸,都难以自制,只逐渐沦陷……

    “于小姐或许不曾有过求而不得的时候,所以为人慷慨;而我恰恰相反,贫瘠得不许任何的美好流逝。

    所以之前所说‘若你真是有心,我可以退开,从此不再踏入莫家’,这话——(第70章)”

    雪无痕唇角轻扬,魅惑得叫人恍惚,“切不可当真!我与莫少爷从来亲密无间,我有心与他百年修好,众人皆知,也乐于成全,却偏偏被你打扰。如此任性,你可知会有何等后果?”

    暐暐一怔,思绪随即被引入幻境,

    六度围合,故事起承:一度“相遇”,二度“相识”,三度“相助”,四度“相知”,五度“相惜”……一双男女,从陌路到并肩,情之所向,花开有期。

    暐暐只是看客,却倍感真切,仿佛能代入体会,一脸的满足与期盼,直至六度花落。

    第六度,本该情到浓时,相爱此生,谁知画风陡变,眼前出现另一位女子,黑衣蒙面,眼中的狡谲,叫人莫名不安。

    她只站定片刻,就转身闯入前五度,翻了茶、毁了画,更伤了姻缘!自此男子转身,女子掩面。

    暐暐尽收眼底,心中难以遏制的伤心与愤慨:到底是何人?

    黑衣女子似乎听见心声,施施然地转身对望,摘下面纱。

    暐暐顿时惊愕:竟然是自己!

    再回首,其余五度,此时凝固成五面棱镜,定格下美满的最后一幕。

    她慌乱不已,刚伸手触及,棱镜就瞬间崩塌,一地的支离破碎,映衬出哭泣的双眸!

    暐暐涌起无限悔恨,像一粒疯狂生长的芽簇,顷刻间就密布心胸。

    她不知该如何挽回,冥冥中听到一个声音:他俩是情深意切,你何苦再去打扰,就此离开,从此不再有瓜葛!

    从此不再有瓜葛?暐暐觉得很突兀,也随之醒悟:

    这话超出她的思维惯式,是有人蓄意添加!

    她此时心态起伏,但“情”与“智”各司其位,就无碍判断:眼前的景象,不过是“真切”外壳下的主观臆念;

    那句“从此不再有瓜葛”,才是主旨所在!

    暐暐无语又无奈:自己本性清高,任何的矫揉造作、蜚短流长,都是不屑,如今却被一场自导自演的苦情戏,逐层诱导,陷入险境。

    最后的那句话,如同裹着糖衣的锋利匕首,若非及时发觉,就穿透心智,以瘢痕的姿态,与心神共存!

    说什么“打扰”、什么“任性”,还不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暐暐随手捡起一枚碎片,划破掌心,想借助痛楚摆脱幻象,却不料境中境,一境湮没,一境启发……

    荒原、野林,垂地的藤蔓,一切压抑得没有尽头。

    行走其中,举头是茫茫天日,忽暗忽明:

    暗时,遮天蔽日,视距不足十丈远;

    明时,拨云见日,仿佛天外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不时地探查情况,居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