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赚钱大计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谢谢各位大大支持,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随着险山大战的结束,李如松安全返回险山,笼罩在险山城的危机终于暂时解除了。但是新的麻烦却催促着李如松再度“出征”,去搞钱。

    在对待这群难民的观点上,李如松和自己老爹的想法是一样的:全部留在险山屯田,从中择取青壮从军,编练新军,扩充实力。

    险山之战,明军虽然斩杀了将近1500多鞑子,但自身也前前后后损失了将近四千人,各种守城器械更是几乎用光。后期李如松父子守城,依靠的完全是无法野战的老弱残兵,以及一百多李成梁带来的“山贼马匪”,根本没能力抵抗女真人的大规模进攻。如果那天女真三部首领,不顾一切的攻击,最后虽然会自身损失惨重,但险山也难以保全。

    “在这个明朝逐渐衰落,世道变得黑暗混乱的年代里,只有掌握实力才是最最重要的。老爹,咱们最好做好割据辽东的准备,否则皇帝或者大臣一个念头,咱们没准就要家破人亡”回到险山之后,李如松马上与老爹密谈,父子俩琢磨了半天说道。

    “嘿!这群读书人满嘴的道德礼仪,做起事来还不如街边小贩正直。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儿子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是为父怎么感觉你有不臣之心啊?这可是要抄家灭族的!你这得小心点,老爹尽全力支持你!放心”欣慰的看着大儿子,李成梁慈祥的说道,末了不往了警告儿子要保持对朝廷的敬畏。

    毕竟李成梁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在他的心里,只要保住家族的富贵、安康就可以了,谋朝篡位这种危险的事情还是最好不要做的好。

    至于儿子比老子强,会不会嫉妒?笑话,这儿子可是自己从小教育出来的,用儿子的话说是自己的骄傲,何来嫉妒?自己就安安心心的为了儿子,打个下手,看着儿子创建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有什么坏处呢?

    现在险山最紧迫的问题是:缺钱!

    险山本来就是一座大城,城里有足够的地方可以安置百姓,附近也有足够的土地,可供百姓耕种、渔猎,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金钱。

    购买耕牛、农具、种子、筑房材料,招募铁匠制造兵器、火药等等花钱的地方可以说是多如狗,问题是没钱。

    按照之前的计划,李如松带着成毅、李宁、杜坤、僧格林沁四人和50骑兵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附近的朝鲜咸镜道。

    咸镜道始于1413年,称永吉道(???)。1416年,称咸吉道(???)1470年改称永安道(???),1509年改称现名。道名由咸兴和镜城(??)合成。

    1895年,朝鲜行二十三府制。本道被分为三府,即南部的咸兴府、西北部的甲山府(???)和东北部的镜城府。翌年即废,咸兴府改制为咸镜南道,甲山、镜城两府合并为咸镜北道。

    洪武二十一年,原高丽大将李成贵发动兵变,取代了原来统治朝鲜半岛地区的高丽王朝,建立了朝鲜国,意为“朝日鲜明之国”。洪武皇帝曾经下令:朝鲜为永不征讨之国,双方以鸭绿江为边界,朝鲜尊明朝为天朝,并采用明朝年号,历代朝鲜国王继位都必须派遣使臣前往明朝,得到明朝皇帝册封方可继位。

    继承高丽的李氏朝鲜建立后,继续向北扩张领土,通过招谕、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使本国疆域不断向北推进,一直拓展到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流域。明朝虽招抚了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却不保护女真人利益,满足于朝鲜的“事大至诚”,同时忙于安抚周边,任凭朝鲜将鸭绿江东岸图们江南岸的女真领地尽收囊中。

    但是很可惜,朝鲜王朝除了开国皇帝李成贵比较有本事,能打仗之外,其继任者便一代不如一代,国家军事实力日益衰弱。而大臣和武将们,则热衷于争权夺利,外戚和权贵犹如走马灯一般的不停的出现、消失,国家搞的一塌糊涂,不修武备军事腐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