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三章 巧设埋伏

    黑龙谷位于太白山南段与清阳县马庄区接壤,从保州至清阳县的公路必须经过黑龙谷,小黄庄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峡谷陡峭,道路奇险,素有“虎踞龙盘”之称,实为兵家屯兵设伏之要地。

    离小黄庄村边三里多路有一条宽不足两米的大道,路南边是高约十米的山崖,路北是几十米深的山沟。经过对小黄庄实地调查和对敌情的分析,张子清认为,小黄庄是日军运送武器弹药到马庄区据点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军伏击日军运输队的理想之地。

    事情果然不出老吴所提供的情报。第二天下午,日军一个步兵班和伪军一个小队押着大马车开始向清阳县马庄区方向运动。马龙带领侦察队经过侦察进一步核实了这个消息,根据敌人的运动的速度,估计会在第二天上午九时左右到达小黄庄一带,他立即派人回去向县大队首长汇报。

    张子清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地用手将桌子一拍,忍不住脱口而出:“太好了!这小鬼子不愧是我们的运输队长,真是我们缺什么,他们就送什么!”

    他召集大队部作战人员进行了作战部署:“小黄庄是通往马庄区的咽喉要道,日军明天一定经过那里向马庄的鬼子据点运送军需物资,这送到嘴边的‘肥肉’,我们一定把它吃掉!”讲到这里,他拿起铅笔,走到地图前,在“小黄庄”三个字周围果断地划了一个红圈,接着又说:“我们就在这

    里设伏,切断小黄庄的交通,集中优势兵力,消灭这股敌人,夺取武器装备。”说完后,他下命令各中队在小黄庄村南的山崖上分段设伏,准备痛击敌人。

    依据张子清大队长的命令,副大队长刘明山带领侦察队提前进抵小黄庄,进一步详细察看地形,选择伏击地,进行战前准备。县大队党。委。在槐树沟召开了战前动员大会,县大队政委孙家新和大队长张子清都出席了会议。

    孙家新政委对大家说:“同志们,抗战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和鬼子打一场硬仗,明天的战斗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刻,我们一定要务歼这伙敌人,给死去的乡亲们报仇,明天就看我们的战绩了。”

    张子清在部署各中队的任务时强调:“全大队指战员要迅速掀起一个打胜仗的比赛热潮,一定要打好小黄庄这一仗!”孙政委和张大队长的讲话很富有感染力,进一步鼓舞了县大队指战员的战斗意志,大家摩拳擦掌,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第二天拂晓,张子清和孙家新亲自带领三个中队,大约三百多人进入伏击地区。张子清命令将两个中队布置在小黄庄公路两旁的山崖上,把另外一个中队作为预备队,控制小黄庄以南高地,并派出侦察小分队,在小黄庄东南一带活动,及时掌握敌情。县大队指挥所设在离大道约三百米的山头上,从那里俯瞰山下,小黄庄及大道两旁的景物,尽收眼底。指挥所配备轻机

    枪一挺,作为伏击战斗的火力指挥信号。

    九月的秋天,风清气爽,天高云淡,秋风吹过,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着千层波浪,近看谷子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到处呈现着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上午八时左右,刘副大队长带着马龙的侦察分队爬到一个最高的山头,察看敌情。突然,他们从望远镜里看到,约距三公里处有一股敌军正向小黄庄运动。随后,又得到侦察人员的报告,鬼子的运输队大约有五十多人,向小黄庄开来。

    掌握了敌情后,刘副大队长马上向大队长张子清报告。张子清听后立即召集三个中队长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张子清严肃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伏击敌军,夺取军用物资,打完了立刻转移,所以这次战斗必须速战速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