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曹利用回到家中,黄鑫在等候。

    “那李献不知从何处学来的厨艺,几个厨子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模仿,老夫无能!”

    曹利用一边往书房走,一边说道:“钱财小事耳!老夫在意的是面子。那李献得意忘形,竟然当着官家说孙奭多年教授的学问毫无用处。”

    黄鑫一怔,然后欣喜的道:“孙奭大儒也!他这是自取灭亡啊!”

    “官家被太后,被规矩困在宫中,不得自由。李献这是想为他脱困。太后不作声,这是无所谓之意。可孙奭却不能不动。否则,士林如何想?”

    曹利用悠悠的道:“官家柔弱,可与那李献交往之后,变得有些强硬,这对于孙奭等人而言可不是好兆头。”

    黄鑫笑道:“帝王强硬,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便是一句空话。”

    “两日后,老夫倒要看看官家会如何!”曹利用下意识的捂着当日被笏板抽过的脸,这一侧的大牙依旧还在疼痛。

    “老夫,拭目以待!”

    ……

    快餐生意很好,杏花每日起来侍候了李献早饭,便急匆匆去蔡河边‘巡视’一番,回来后兴奋的给李献说着各种热闹。

    “……有个女妓买不到便怒了,说谁为我买一份,今夜八折。”

    李献正在纸上写写画画些杏花看不懂的图案,边上两个匠人,正拿着一份图纸在争论,说些杏花听不懂的术语。

    杏花的脸蛋红彤彤的,一双眼晶亮发光,显然,这样的日子才是她喜欢的。

    “就是……”杏花有些纠结。

    李献笑道:“何事?说。”

    “郎君,我只是个服侍你的人呢!何德何能去管此事。”

    见她扭捏,李献起身,“那不是大事。”

    “一天能挣许多钱呢!还不是大事?”杏花觉得郎君这话有些飘了,“那什么是大事?”

    “国安兄!”有同窗来访,先仔细打量了一番李献,等杏花奉茶来的时候,才叹道:“我还以为你疯了,可看着没疯啊!

    可你既然没疯,怎敢挑衅孙奭?须知,当初先生还活着时,提及孙先生都是一脸敬仰,恨不能为其门下走狗。”

    “我挑衅的不是他。”李献接过水杯。

    “那你挑衅的是谁?”

    “所谓的规矩。”

    同窗愕然,杏花弄清楚了此事后,也很是惶然。

    “你我当年也曾交好,如此我给你想了个主意,称病吧!”同窗叹道:“面对孙奭主动认输,不丢人!”

    就如同在鲁班面前扔掉斧头认输一样,真不丢人。

    李献微笑,“多谢了。”

    同窗见他执拗,叹息一声告辞。

    一会儿,又有人来了,却是皇城司的人。

    “别说没提醒你,有人在巷子外等着你那同窗。那人,是孙奭一边的。”

    这位同窗是来试探李献底气的。

    杏花慌得不行,“郎君,要不……咱们认输吧!有快餐在手,过阵子郎君娶妻生子,做个富家翁也不错。”

    “我也认过输。”李献想到了另一个世界,“不过是对自己的亲人。”

    赵祯没法出来,张泽就成了传声筒,往来于宫中和李家之间。

    赵祯先列举了孙奭擅长的学问,让李献心中有数,辩驳时好避开。

    接着赵祯又出了个主意……

    “官家说他装病,如此太后定然慌神,孙先生这时候定然会丢开此事。”

    张泽觉得官家的主意好极了,只是事后难免会被太后责罚。

    “告诉官家,让他安心吃喝拉撒,我这里无需管。”

    张泽回禀赵祯,“……李郎君甚至在院里烤肉吃,吃的很是香甜。”

    因为担心此事有些没胃口的赵祯:“……”

    这两日赵祯寝食难安,顶着两个黑眼圈在宫中行走。太后见了也不吭气,宰辅们见了各自暗笑不已。

    “年轻人吃个教训也不错。”冯拯笑道。

    “冯相此言甚是。”王曾看了冯拯一眼,知晓这位首相的日子不多了。

    到了那一日,杏花早早起来,生火做饭,准备洗漱的用具,忧心忡忡的看着卧室。

    李献依旧是按时起床,在院子里锻炼身体。

    一套八段锦打下来,李献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早饭丰盛的不像话,李献问道:“不过日子了?”

    “今日是大日子呢!”杏花忍了一下,“郎君,官家装病不好吗?皆大欢喜呢!”

    “是皆大欢喜,可我这人最不喜的就是皆大欢喜。”

    李献一直觉得每一件事出来,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损,从未有过皆大欢喜。

    宫中,赵祯去给太后请安,太后看着他的黑眼圈问道:“可后悔了?”

    若非赵祯抱怨,想来李献也不会主动招惹孙奭。

    赵祯点头,然后摇头。

    “为何?”太后有些诧异。

    “李献既然敢说出那等话,自然就有应对之策。”赵祯坚定的道。

    “那你为何寝食难安?”

    赵祯垂首,有些丧气,太后追问,“可要装病避开难堪?”

    赵祯抬头,梗着脖子道:“我自然要与他一起面对。”说完,赵祯告退。

    太后在身后笑的开心,对身边人说道:“年轻人不怕犯错,老身更希望他们能在这个年纪多吃些教训,对以后有诸多好处。年轻啊!真好!”

    这便是她坐视的缘故,否则只需一道谕旨,便能压下此事。难道孙奭还会和她翻脸不成?须知,这个世间最不缺的便是大儒,为官家换个先生不是坏事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后的嘴角微微翘起,有些不屑之意。

    ……

    孙奭走出家门,家人相送。门外,数十学生在恭候。见他出来,纷纷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