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二章 落洞女

    死人入殓所需要准备的金山银山、童.男童女、纸人纸马以及棺木供果,收取的费用都是平价,负责处理这事情的人,并不会捞到太多的油水,但其实,并不是这些人不知道怎么捞钱,而是他们根本不敢捞钱。

    说到这里,事情就不能再往下说了,殡葬行业的内部规矩,我也不方便透露太多,总而言之,除非这个人活腻了,不然他绝对不会在白事儿当中捞油水。

    人死之后,还有“头七”这么一说,敢在白事儿上面捞钱的人,通常都过不去头七。

    你想,人死之后,好不容易可以回家看一眼,结果刚一回家,就发现了你在白事儿上面坑人家好大一笔钱,人家不收拾你收拾谁呢?

    也正因如此,大众眼中所看到的赶尸匠,从来没有一个是衣着鲜丽或者腰缠万贯的,一般都是破衣茅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居多。

    但是赶尸匠同殡葬行业的人员却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殡葬行业的人员,所挣下来的钱属于是自己赚的,攒下来的话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赶尸匠,却并不能如此。

    于是,有不少人就因为赶尸匠的这一规矩,放弃了入行,而是转行进入巫蛊行业。

    湘西三绝中,赶尸匠我们已经介绍完毕,蛊术也差不多已经介绍完全了,这两绝,可以说是湘西.独有的两大职业。

    而三绝中的最后一绝:落洞,并不是什么职业,如果硬要解释的话,我们只能说,它是湘西地区独有的一种灵异事件。

    落洞,也叫落洞女,比较官方的解释是:落洞其实是一种心理病态。

    女子之落洞,是女子在性.行.为方面的极端压制,因而“人神错综”。一个爱美好洁,知书识字,富于情感的聪明女子,或因早熟,或因迟迟未婚,这方面情绪上所受的压抑自然更大,容易转成病态。

    更何况,苗族半原人的神怪观影响到一切人,形成一种绝大力量。大树、洞.穴、岩石,无处无神;狐、虎、蛇、龟,无物不怪。人和神怪爱悦的传说,使得女性在性方面的压抑情绪借此得到一条出路。

    这种解释,是比较书面而且比较官方的,相反之下,流传最为广远的解释,则是这样的:湘西民间如果碰上一个女子精神失去常态,往往会断定这女子是“落洞”了。

    一般“落洞”的人,多为年轻漂亮女性,怎么就落洞了呢?按民间讲法是因为这女子偶然出门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到,欢喜了她,把她的魂拿去,从此,这女孩子便“落洞”了。

    凡属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纯和,聪明而美丽;必未婚女子,年龄在十六到二十四五左右;必爱好,善修饰。

    平时镇静自处,情感热烈不外露,转多幻想。间或出门,即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欢喜了她。因此更加爱独处,爱静坐,爱清洁,有时且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这个抽象的神或为传说中的相貌,或为记忆中庙宇里的偶像样子,或为常见的又为女子所畏惧的蛇虎形状。

    这个抽象对手虽引起女子一点羞怯和恐惧,却必然也感到热烈而兴奋,事实上也就是一种变形的自.慰。这类女子的命运往往是不幸,因为洞神所欲,一切人力都近于白费。等待到家中人注意这件事情并深为忧虑时,或正是病人在变.态情绪中恋爱最满足时。

    遇上这种情况,家里人会找到村子周围的某个山洞,设坛上香、烧纸,诉说自己家的女孩子是一个普通世俗之人,痴拙顽愚,不值得为洞神挂恋,求洞神放回自己的女儿。如果女孩子好了,则认为是洞神开恩,需要还愿感谢洞神;也有的女孩子就一直这样坏下去,也就只好认命,眼睁睁看着女孩子一天天枯萎。

    就连沈从文都说过:“凡属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纯和,聪明而美丽;必未婚,必爱好,善修饰。平时贞静自处,情感热烈不外露……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到,欢喜了她。因此更加爱独处,爱静坐,爱清洁,有时且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这种少女死状往往很美丽,在幻想和憧憬中结束短暂的一生。

    甚至关于“落洞”,陆群先生还专门撰写了一本《神秘的湘西落洞女》,其中,记录了几个关于“落洞”的真实故事,或许它们看起来听起来并不是特别的有趣或者恐怖,但胜在真实。

    一:1940年左右,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在田麻洞口给洞神唱了一首歌:唱首山歌打洞灵,问你有灵没有灵,有灵与你成双对,无灵各自转回程。

    这种唱歌的方式湘西叫做“打惹惹岩”,没想到这下真的惹着了洞神,就在女孩放牛回家时,洞里吹出一阵风,她头发散掉了,鞋子打落了,又唱又笑,整个人就疯了,过了不久就死了。家人无法,就在洞前给她做了一场婚礼形式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