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4.小儿惊厥

    那天是夜里九点多,从下级农村120转来一个小女孩,躺在平车上,至少有一米七,现在孩子们的营养都太好了,光靠肉眼看估计年纪是估不准的,我一问年龄,才12岁,算患儿,女,我通过问跟来的家属得知,这孩子以前抽过的,也就是说,有癫痫发作史,但是家里人都不知道那个抽搐就是癫痫发作,其实在没看到她脑部CT之前,我也是不知道她这样子抽搐就是癫痫发作的,因为发作的不典型。

    小朋友躺在平车上呼吸样的一起一伏的上下抽搐,不是那种剧烈的抽搐,抽得很缓慢,缓慢到我觉得都不能算抽搐,就是不自主地乱动而已,动作看上去像深呼吸,而且她还是清醒的,能听到我们说话,甚至都能回答我问的问题。

    她爷爷奶奶跟着120车一同来的,两个老人家扶着平车可紧张死了,大呼小叫地,非常紧张他们的宝贝孙女,嗷嗷叫,“你们能不能声音小一点?”我无奈地说,爷爷马上就怒了,“我们怎么声音小一点?我孙女都抽成这样了,你们都不抢救,(省去一堆巴拉巴拉责怪的话,刺耳,不写出来了)”,我推着平车,带她们从CT室出来,老头子老奶奶两个人一路上跟我拌嘴,“你们尽管跟我吵就好了,周围环境声音越大,你孙女抽得越狠,”我强压着怒火,“随你们听不听我的话,她现在意识还清醒,镇静药不能随便上的。”

    小朋友真的就是环境越吵她抽得就越厉害点,从缓慢地抽搐渐渐地想要快抽的样子,她爷爷奶奶这才闭嘴保持安静,推回抢救室里,我把隔帘拉上,这两个老人家围上来又要跟小姑娘讲话,“你不要怕”之类的,“你俩不要讲话,”一讲话嗓门就巨大,孩子没什么的都给你们吓出什么,搞得跟要出人命似的,“你大人一紧张,小孩子不紧张也给你们吓得紧张了,”我简直想把他们撵出抢救室,就在这里妨碍抢救,真是令人头大。

    我拆开氧气管,给她吸上氧,她还是意识清醒,能够回答问题的状态,生命体征也平稳,得等她头颅CT出来,喊神经内科医生过来会诊才能有个比较清楚的结论,欣慰的是小姑娘显然还是很信赖我的,“现在已经给你吸上氧了,你按照我说的做,嘴巴闭起来,用鼻子深呼吸。”然后很神奇的是,她就这样慢慢地不抽了。

    神经内科的飞毛腿下来之后问,病人在哪里?是她吗?不是说她抽搐吗?

    不管是癫痫发作,还是惊厥发作,在抽搐的时候,一定不要往正在抽搐的人的嘴巴里面塞东西,有两三次夜里爸妈抱着送进医院的孩子,抽搐,爸妈害怕孩子抽搐咬到自己的舌头,情急之下,往孩子嘴巴里面塞餐巾纸让孩子咬着,让后被孩子吸进去了,吸到了鼻腔里,还有个孩子嘴巴里面的纸不知道吸到哪里去了,可能是食管里面吧。

    害怕他咬到舌头,你可以让他咬毛巾、衣服,都可以,只要你能控制它不被患者吸进去防止卡到气管导致窒息就行,实在找不到什么东西,我见过有奶奶直接把手臂给孙子咬着的,也不是不可以,不推荐,因为太疼了。

    再者,不要强行按压住正在抽搐的患者,我也不知道家属是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还是其他什么心理,有的家属会强按住正在抽搐的患者,请问你们为什么要按着不让他抽搐呢?

    不能按,强按住正在抽搐的患者会导致患者骨折,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要一把按住人家不给他抽搐,什么想法?

    你能做的就是保证他的呼吸道是通畅的,因为有的人抽搐的时候会呕吐或者呕吐白沫,你把他头偏向一侧,清理掉呕吐物或者分泌物,防止他一不小心把吐出来的东西再吸进去,呛到呼吸道里面就窒息了。

    刚送进来的小宝宝就是明显的高热惊厥,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发烧,家长要给小孩子裹上、捂上那么多衣服和被子,本来就在发烧,散热散不出去,你还给小孩子裹那么多层,就跟你手机发烫一样,你还会搞个东西把烫得跟山芋一样的手机裹上吗?

    “把这个毯子都拿掉,”老师拆开把孩子包的跟粽子一样的被子毯子,“我的天,里面还穿这么厚,”这个天虽然说突然降温了,但是有秋燥的热度,“发烧不要裹这么多。”

    打开被子才发现,小宝宝已经惊厥抽得大小便失禁了,屎拉一裤裆,老师刚好拿来留大便的小盒子,“留个大便化验一下。”

    一般情况下,小孩子高热惊厥一次,也就是发烧发着发着,抽搐了,以后再发烧有可能还会惊厥,所以家长们要警惕,尽量避免让孩子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