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海城市公安局的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大整顿成绩斐然,海城市治安情况全面改观人民政府和省公安厅也同意了在海城市试点“全民联防监控齐抓共管保稳定”的办法。www.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海城市社会治安的变化大家也都看得见,各大媒体适时配合宣传“电子警察”的出现将为海城市社会治安全面好转带来的前景,同时海城市公安机关也郑重承诺,遍布全城的电子监视系统除了用于打击罪犯维护社会稳定之外,并不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海城市委市政府当然明白“电子警察”将对海城市的稳定起到多大的作用,大会小会上多次把这次全民共建监控网络的事当成一个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甚至进行了变相的摊派。谁都知道,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稳定胜于一切。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要综合考察这个城市的治安状况和文明程度。这其中社会治安当然是重中之重。这一次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在海城市进行这个“全民联防监控齐抓共管保稳定”的试点,正是全面改善海城市投资环境的好机会,这可是真正的东风,没有谁会放各过。于是,任务一层一层的布置下去了。其实谁都担心,万一老百姓不肯缴纳这笔费用怎么办?如果在社会上产生抵触情绪怎么办?到时候要是好心办坏事,落得个乱摊派、乱收费的名声可就麻烦了。

    为了谨慎起见,海城市公安机在进行动作的时候也非常小心,准备先在一些单位范围内先行试点,然后再全社会铺开。哪知道消息一传出去,一大堆单位和房地产上就直接揣着支票找上门来,都争着抢着想先安装上“电子警察”。

    魏强可以说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人,毕竟隔三差五的,他就会跟李国生和张保国这帮人凑到一起聚一聚。不能不说商人的嗅觉是最敏锐的,魏强一听李国生说了这件事情,先想到自己已经建成的和再建的几个楼盘。根本想都不想,马上就决定第一批安装电子监控系统,甚至是不计成本。

    李国生当时还挺担心,虽然这个电子监控系统早晚会全市普及,但是想这样提前预约安装的,费用上会贵很多,于是还想劝魏强,是不是等一等,等普及化程度高一些的时候再装。哪知道魏强一听这话是不他的这个忙,什么老朋友、老同学就不用做了都说出来了。”甚至承诺,只要李国生能帮他争取到第一批安装“电子警察”,那么他的那套房子终身免收物业管理费。

    李国生当时还以为是魏强为了帮朋友才这样的,不过看他态度那么坚决,而且毕竟是自己的提议,于是答应跟局领导反应一下,看一看能不能帮魏强的几个楼盘先装上监控探头。局领导正愁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魏强就找上了门来,当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而且在安装费用上还给与了一定程度的减免。

    结果没过几天,李国生回家的时候现,自己住的那个楼盘外面,魏强的公司不知道什么时候挂出了巨大的横幅,宣传他的楼盘已经率先与市公安局合作安装了“电子警察”用于保护业主的安全。顿时,楼盘销量节节攀升,楼价增幅上涨了好几个点,魏强也高兴得连着请李国生这帮人好好的“**”了好几回。

    连锁反应,当海城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局联合下文在全市范围内试点电子监控系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开商都找上了门来。大家的目的都一样:要么是把原有的用于内部监控用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的“电子警察”对接,新增对周边的监控设备,要么干脆就请公安局直接帮自己建一套新的“电子警察”监控设备。这些开商都不傻,没有人愿意把钱往水里丢。可是环境就是这样,在老百姓眼里,接到公安机的电子监控系统叫“电子警察”,开放商自己装的监控器最多能叫保安,基本含义和可信程度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很快,新楼盘是否有“电子警察”成了楼盘的重要“软件”之一。

    对于各单位来说,是否安装的“电子警察”除了是保护本单位人员、财物的安全保障手段以外,更是彰显这个单位实力的具体表现。要是有客人上门了,担心安全问题。单位领导大手一挥:没事,我们单位装了“电子警察”时全天候监视,车上的东西丢不了!有面子就不用说了,给客人的感觉仿佛公安局是他们单位开的一样,绝对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和安全感,谈什么事都方便一些。

    大家有样学样,要求安装“电子警察”的地方越来越多,结果还不到过年,申报安装区域的覆盖率已经过了城区预计安装范围的百分之八十,城乡结合部周边的村委会也纷纷打报告要求安装。在以前,这些城乡结合部一般都是犯罪高区,城市的开导致这些地区土地价格飞涨,农民们手里有了钱却没了土地,只好拼命盖楼,然后搞出租屋,使得居住人口成分分外复杂,加上当地青年文化程度低,又整天无所事事,于是打架斗殴,赌钱酗酒、小偷小摸等情况比较严重。“电子警察”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违犯犯罪事件的生,对于那些以租赁房屋为主要收人的农民来说,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就意味着他们的房子会更容易租出去,租赁的价格会更高,当然积极踊跃家家出钱搞“电子警察”了。

    海城市“全民联防监控齐抓共管保稳定”的试点活动非常成功。于是,这个模式被迅复制,全省上下遍地开花,电子监控网络很快在全省各市县两级公安部门形成网络,附近省市也开始借鉴a省的模式,逐步建设自己的电子监控网络。

    。。。。。。

    由于公安机关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越是逢年过节,他们的工作就越忙,警戒级别越高。海城市公安局已经形成了惯例,每逢节假日,局机关领导干部交错休息,保证在正常节假日期间能够有一部分机关干部顶上普通警员的位置出现在街道上。虽说这几乎是一个形象问题,但是在基层干警中的反应非常好,最起码底下说怪话的人少了许多。

    海城市局今年喜讯连连,这可让江若林局长和局里面的一帮领导分外高兴,眼看春节就要到了局里面领导干部开会一商量,干脆,所有局机关干警春节期间除了在局里面值班的领导干部以外,全部都下到一线基层单位,帮普通干警上岗巡逻,跟基层干警们一起吃年夜饭,李国生和他的宣传科又一次成了唯一例外的局机关单位,不过他们每个人的时间安排得更紧,任务也更重。每个人都制定了明确的跟踪采访计划,务求抓住更多的亮点。

    作为科长,李国生当然得以身作则,他给自己按排的是跟随市局刑警队抓捕组,蹲点抓捕一些大要案的漏网要犯。这可是最苦最累的活。

    中国人有个习惯,逢年过节的,只要有可能,一般都要回家跟家人团聚一下,在这些节日里,春节无疑是最重要的节日。即便是一些犯罪分子到了这个时候也会考虑汇价跟家人团聚一下。抓住了人们的这个心理,每年春节前,公安机关就会事先悄悄的走访一些大要案漏网在逃疑犯家附近的一些社会治安积极分子,请他们帮忙注意观察,一旦现疑犯有回来的迹象就马上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刑警队就有得忙了。

    一般来说,这些在逃疑犯一般都非常狡猾,而且有很好的反侦察能力。他们平日里就东多西藏的躲在外地,到了节假日就更加小心。不管是什么地方,到了春节前后,警察就会对管区范围内的流动人口进行一次普查,与平时普查不同的是,毕竟多数大功的人都会在年前返乡,警察会更仔细的检查未返乡的人的情况。相对来说,呆在外地的安全性还不如回到老家,一个是可以探望一下家里人,另外一个本乡本土的,有什么逃起来容易一些。

    黄启就是今年海城市公安局的重点抓捕对象之一。之所以海城市公安局对他那么重视,是因为他就是去年劫绑架人质案主犯之一黄汉的哥哥。一个原某部军械修理所的退伍兵,案以后,他就不知去向。种种迹象显示,他就是劫和绑架案枪支的制造和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