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五章 挖墙角

    幽州之战,公孙瓒杀死刘虞后,zhan有幽州全部。

    刘虞为幽州牧时,素有恩信,并甚得边境各少数民族的敬仰爱戴。公孙瓒杀死刘虞,许多人皆不服。原本的幽州从事鲜于辅率人收拢聚集忠于刘虞的州兵为刘虞报仇,鲜于辅等人推举当时在胡、汉之中皆颇有威信与名望的燕国人阎柔为乌桓司马,让其领头。阎柔为后,又招兵买马,共得胡、汉数万人,开始攻打公孙瓒。

    这时,刘虞的儿子刘和也在袁绍处请得兵马,开拔幽州为父复仇。

    阎柔战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两军在潞县以北大战,阎柔获胜,斩杀邹丹及其部下四千余人。此战后,乌桓峭王也率领手下乌桓及鲜卑人共七千余骑加入,随鲜于辅南下迎接刘和及袁绍的兵马。

    袁绍遣部下大将麴义领兵,两方会师,共计十万兵马,在鲍丘大败公孙瓒,斩两万余人。公孙瓒此战一败,代郡、广阳郡、上谷郡与右北平郡几地原本慑于公孙瓒武力之下的不服之士纷纷起兵,杀死公孙瓒任命的官员,响应加入为刘虞复仇的队伍。

    公孙瓒自此之后,更是屡战屡败,直到退守易县。

    在听了一“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的童谣后,公孙瓒认为这“避世”的地方便是易县。于是在易县周围挖掘了十道堑壕,又在壕内筑土丘多座,每座皆五六丈高,再于其上建高楼,中央最高的一座十丈土山供他自己居住。他以铁为门,侍卫全被隔在门外,凡七岁以上的男子皆不许入内,只与姬妾同住,把自己严密的保护起来。

    需批阅的文簿等都用绳子吊上城,传达命令则让妇女练习放大嗓门,在楼上大声吆喝。他疏远宾客,不见外人,更不再出战,让属下谋士、将领都是寒心,逐渐离散。

    周瑜看到“秋毫”成员送回来的这个消息后,一声叹惜,向着旁边刘晔道:“公孙瓒不但失了民心,更被打得丧失了信心,自甘颓废堕落,已经完全没有了雄心与斗志,他算是完了!”

    他轻轻摇摇头,又是可惜道:“公孙瓒也算是个人物、一方大豪,威名之盛时威震幽州、塞外,胡虏皆避走,属下‘白马义从’亦是精锐中的精锐。帐下还有赵……嗯,谋臣猛将也不少。可惜,遇上个麴义,此人还当真是公孙瓒的克星。当初就在界桥以八百精兵为先登大败了公孙瓒,包括了其精锐白马义从。今次又撞上了麴义,果然是逢麴必败,连战连败。”

    他那个“赵”,本是想说赵云,但这时赵云还声名不显,在公孙瓒手下也是个不太得重用的小将领,他这般推崇,说出来可就惹刘晔奇怪了,因此便打住改了“谋臣猛将”。

    白马银枪赵子龙,在后世的三国故事中,赵云简直就是三国第一偶像将领,粉丝多得不可计数。这等声名,周瑜在后世自然是知晓的。虽然这声名与人气更多的是来自于《演义》及改编的游戏、影视剧等,但没办法,谁叫人家小赵就是符合完美武将的幻想呢?人帅、武艺高、综合能力也强,而且还忠心无比。

    周瑜对于赵云的印象,基本也就是后世听来与众人传诵的这个。得知赵云这时还没被刘备收入麾下,他自是免不了动一番心思,派人去打探赵云的情况。

    老实说,他除了从“常山赵子龙”中知道赵云是常山人外,还真不知道赵云在投刘备之前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一打探,才知道赵云这时是在公孙瓒手下当兵,并且是“白马义从”中的一员。

    不过赵云却没参与公孙瓒的这番连败之战,在此之前,赵云兄长去世,赵云因此向公孙瓒暂辞职务,回乡奔丧,却是正好错过了公孙瓒被麴义打得这一连番的败战。

    公孙瓒的情况,周瑜于后世并不知晓,也只止于听说过这个名字,并知道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听说跟刘备还是同学。他刚才所说,都是原本周瑜对公孙瓒的了解以及最近“秋毫”成员所打探来的消息。

    麴义的名字,他后世则是半点也没听说过。在他后世那道听途说所知有限的三国故事印象中,袁绍似乎是个很菜的家伙,不想手底下还有这等猛人。只用八百精兵,强弩千张就破了公孙瓒的数万兵马,其中还包括“白马义从”这支公孙瓒手底下的精锐骑兵。

    麴义以八百破公孙瓒数万的界桥一战,却不是生在今次于幽州的战场上。而是初平三年,公孙瓒与袁绍争战之时。当初公孙瓒破青州黄巾三十万,志得意满,雄心盖天,自置冀、青、兖三州刺史。他进军冀州,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当时袁绍亦要占冀州为地盘,于是两人不可避免地争斗起来。最后,以公孙瓒在麴义面前惨败告终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