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楔子

    夜半三更,窗外月上枝头,室内一灯如豆。

    公孙策坐在展昭的床前,一手搭着他的脉门,一手翻看他的眼睛,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包拯面露忧色,沉声问道:“公孙先生,展护卫可有性命之虞?”

    站在包拯身后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个个俱是急张拘诸,手足无措。

    公孙策叹息道:“回大人,展护卫为白少侠守灵七日七夜、水米未进,便是铁打的身躯也承受不住,何况尚有旧伤未愈,怎禁得起再添心伤?”

    王朝痛心道:“若不是展大哥方才不支晕倒被我们抬回,他是怎么也不肯离开灵堂半步的。”

    马汉垂泪道:“白五爷的死对展大哥而言、胜过以往任何一次伤痛。”

    张龙顿足道:“那襄阳王恁地狠毒,居然在冲霄楼内设下铜网阵,害得白五爷他……”

    赵虎切齿道:“咱兄弟有朝一日定要为白五爷报仇!”

    包拯趋前几步,望着无声无息躺在床上面色惨白、双目紧阖的蓝衣青年,心下恻然,问公孙策道:“公孙先生,可有良方医治?”

    公孙策向包拯抱拳拱手苦笑道:“大人,正所谓‘身病易治,心病难医’,依学生看来展护卫已无求生之念,纵使勉强救醒,只怕也难持久。”

    王朝四人面面相觑,异口同声道:“这可如何是好?”

    包拯抚髯叹息道:“本府素知展护卫与那白少侠志趣相投,却不曾想到竟是这般情深义重。而今白少侠已魂归九天,还有何法可以医治展护卫的心病呢?”

    公孙策略略沉吟了一下,脑海中忽有灵光一现,忙向包拯道:“大人,学生曾听闻华山之上有位世外高人,想当年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太宗帝曾亲赐其‘希夷先生’之号,据传其道法精深,通易能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何不让展护卫前去拜求高人指点迷津,或许玄门法术真能起死回生也未可知,总算是一线希望。”

    听罢公孙策之言,包拯似有所悟:“公孙先生,你所讲的这位希夷先生是否就是曾从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太/祖帝手中三盘棋局赢下华山的陈抟老祖?他难道能长寿至此?”

    公孙策喜道:“正是,大人。学生也曾从野史读到希夷先生当年与太/祖帝这段奇闻异事,据悉我大宋立国之时亦得到过这位高人相助。他号称‘睡仙’,可通过睡功延年益寿。”

    包拯颔首道:“果真如此,那展护卫必是要走这一遭,只是不知能否真有机缘见到……公孙先生,你尽快将他救醒吧。”

    “是,大人!”

    三日后,展昭在开封府门前拜别包拯、辞别公孙策和王朝等人。

    “大人,属下去了。”

    包拯扶起展昭,温声道:“展护卫,此去路途遥远,你要多加小心。”

    展昭抱拳道:“是,大人。”

    公孙策上前一步,将一个小小的布囊塞到展昭手中道:“展护卫,这些丸药好生保管,以备不时之需。那希夷先生乃隐士高人,吾辈凡夫俗子能否得见实属未知。万事皆有缘法,不可强求。倘若此次未得机缘相见,日后还可再去,万不可心灰意冷、冲动所为。早去早回,以免大人和我等担忧。”

    展昭收好药品,向公孙策一拱手:“多谢公孙先生,展昭记下了。”

    一路疾驰,昼夜兼程,餐风露宿,展昭丝毫不觉辛苦,反而甘之如饴。

    十日前,蒋平、丁兆蕙、陆彬等人从五峰岭盗回白玉堂的骨殖带到开封府,当他看到那罐白色瓷坛的瞬间,口吐鲜血,昏倒在地。玉堂,是他小心翼翼珍藏在心上的人,是他不惜生命也要守护的人,是他暗自祈愿希望携手一生的人……不料却是造化弄人,一次错过,天人永隔,他甚至尚未将心意告白于他。

    整整七日,他守在那座肃白的灵前,追悔莫及,心丧欲死,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只想追随那抹纯白而去。然而公孙先生又一次救醒了他,并指点他一线生机。华山,陈抟,他的眼中恢复了神采,心中又燃起希望。他默默祝告,此去若真能换回玉堂一命,他心甘情愿倾尽所有!

    一路无话。这一日展昭终于来至华山脚下,仰首举目,但见奇峰耸立,怪石嶙峋,云海奔涌,气象万千。

    他怀着虔诚之心拾级而上,祈盼得遇高人,延续情缘。

    华山衔天接地,重峦叠嶂,展昭在山中仔细寻访,竟无一人识得什么希夷先生。他的心开始不安,莫非世上本无有陈抟老祖?莫非这只是公孙先生为令他求生而编造的善意谎言?

    兜兜转转行至华山五里关南,但见峪危崖峙,林草茫茫,云雾蒸腾,恍若仙境。展昭见状不由心中一动,暗想此处倒是适合隐居的好所在。只是绝壁高耸,陡峭无路。他紧紧肩上所缚行囊和背上宝剑,撩起蓝袍下摆掖在腰间,猛一提气,长身而起,足点山壁,翩若惊鸿,飞扑崖顶。

    想来展昭得封“御猫”名号,头一件便是这轻功了得,眨眼间便上得崖来。只见烟雾弥漫,不远处一所茅屋,几株古松,也不知活了多少岁载,依然苍古劲拔,令人不禁发思古之幽情。

    展昭一见茅屋,眸子便亮了几分,疾步走上前去。手尚未叩门,只听屋内有人说话:“家师希夷先生已仙逝数十载,你请回吧。”

    展昭一听,原来确有陈抟其人,屋内人既称其为“家师”,定是希夷先生弟子、想必深得师父真传,当下双手抱拳,对着那木门躬身行礼,口中念道:“晚辈不知先生驾鹤西归,多有冒犯,望前辈恕罪!晚辈不远千里赶来华山,实有要事恳求前辈指点,万乞前辈屈尊一见!”

    屋内人不再答言,展昭心内惴惴,正不知如何是好,木门忽然“吱呀”一声开启,走出来一位中年道士,仙风道骨,飘尘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