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2章 果然是凶悍的女人适合他

    第92章果然是凶悍的女人适合他

    在上次闹翻之后,太后便再没提及王氏之事。

    她整日忙碌不休,早已把那事儿抛之脑后。

    所以,她有些愕然,“官家这是……”

    赵祯虽然心软,宽厚,仁慈,但面子却格外看得重。

    能让他致歉,要么是喝多了,要么就是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赵祯抬头,“大娘娘当初不许王氏为后,我颇为不满,觉着大娘娘是看不惯王氏,是想压制我……”

    太后蹙眉,看了罗崇勋一眼,罗崇勋使个眼色,一个小内侍悄然出去,去打听官家先前遇到了谁。

    “王氏是美,令我动心。可我却忘记了自己身为帝王,不可随心所欲。”赵祯是真的醒悟了,“我若是娶了王氏为妻,必然会宠爱之。她身为皇后,可主宰后宫,可影响前朝。王氏的性子不够大气雍容,若是手握权力,必然会……滥用。”

    太后的眼角溢出了一些笑意。

    “她滥用权力,臣子必然会谏言,我的性子必然会护着她。如此,我与臣子之间渐如水火。”赵祯懊恼的道:“若是如此,耽误政事不说,大局也会被影响。以一女子动摇朝堂,我之过也!”

    太后看着他,良久轻声道:“我儿还年轻,年轻人犯错理所应当。今日你能醒悟,老身……不胜欢喜。”

    “大娘娘。”赵祯低下头,不让人看到自己泛红的眼眶。

    若是一切不变,后来赵祯喜欢上了一个女人张氏,对她荣宠有加。没多久,便封为贵妃,风头之劲,令彼时的曹皇后也为之失色。

    张氏渐渐接触了外朝,文彦博这厮便和她有了联络,一里一外互相帮衬。这也是文彦博的黑历史——走后宫路线,靠女人上位。

    可惜红颜薄命,张氏三十多就去了。赵祯悲痛欲绝,竟然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儿来——追封张氏为皇后,谥号:温成。史称‘温成皇后’

    按照李献的说法:这厮就是个多情的。

    故而要从源头上给他扎紧口子。

    而这一点,太后比李献更清楚。故而她对皇后人选颇为关注。

    韩薇来了,拿着小册子,“正好官家也在,太后,臣这里拟定了几个人选,请太后、官家过目。”

    太后接过册子,仔细翻看着。

    没多久,她指着册子里的一人问道:“这个杨氏可知晓根底?”

    “杨氏?”韩薇胸有成竹的道:“杨氏乃将门之女,端庄,娴静……”

    “娴静吗?”太后仔细思忖着。

    韩薇看了赵祯一眼,“先前定远侯倒是有建言……”

    “哦!谁?”太后问道。

    “曹氏。”韩薇说道。

    “曹氏?老身看看。”

    太后往后翻,找到了曹氏。

    曹玮的侄女,这是根正苗红的保证,不必担心这个女人有什么问题。

    大气直爽!

    这个太后一看就觉得有好感。

    眼前仿佛多了个笑的爽朗的少女模样。

    她嘴角噙笑,心想那个竖子倒也会看人。

    后面……

    拳脚了得。

    刀枪了得。

    太后迟疑了。

    “大娘娘,我看看。”先前赵祯只听了几个小娘子的情况介绍,此刻心痒难耐。

    他接过册子仔细翻看着。

    最终,在曹氏那里停住了。

    大气,直爽。

    不错啊!

    会拳脚!

    英姿飒爽!

    赵祯挑眉。

    会刀枪!

    妥!

    赵祯抬头,“就她了!”

    太后蹙眉,“我儿,这女人,怕是太厉害了些。”

    打起来你不是对手啊!

    “她难道还敢对朕无礼不成?”

    想到一个女巾帼对自己服服帖帖的,那种反差感让赵祯恨不能马上洞房。

    “你……罢了,一事不烦二主,令定远侯去看看。”

    想到上次李献发现了王氏和郭氏的不妥,赵祯点头,“也是。”

    接到指令后,李献叹气,“我都还没找到婆娘,就得先为他奔忙。”

    “国安哥哥。”

    听到这个声音,李献眼中多了笑意,“荷儿。”

    苏荷嗨哟嗨哟的背着一个包袱进来。

    “这是要离家出走还是怎地?”李献莞尔。

    “这是爹爹让姐姐做的衣裳。”苏荷得意的道:“姐姐不做,爹爹说国安哥哥对我这般好,可他一不缺钱,二不缺权势,咱们家能感谢的,也就是针线。伱娘眼睛不好,难道让为父做?”

    她一番话说的活灵活现的,令王贺都嘴角微微翘起,眼中多了一抹温柔。

    杏花笑道:“郎君若是有这么一个女儿,那该多好?”

    李献打开包袱,里面是一件青色外袍。

    他换了上去,转了一圈,“如何?”

    “正好。”杏花赞道:“苏娘子这手艺,羞煞我。”

    杏花的针线也就是普通,以至于李献的衣裳多是在外面成衣店买的。

    对于贵族来说,在外面买成衣有失体面,显得家中浅薄。李献倒是不在乎这个,但杏花都听过多次议论了。

    “不错。”

    有新衣裳穿总是心情愉悦的,这一点无论是三岁孩子,还是八十老翁都一个心态。